2)第二百五十九章 全能妖孽_画坛全能怪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聆听“昆仑三圣”何足道,以焦尾琴作乐。

  所以,丁晓剑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对焦尾琴有了印象。

  当然啦,由于这把琴的历史年代非常的久远,真要追溯的话,得直接追溯到西汉去。再加上后世历朝历代仿制焦尾琴的人特别多,自称自己手中这把才是蔡邕亲手所制焦尾琴的人也很多,及至当下,已经分辩不清楚究竟哪一把才是真正的焦尾琴了。

  可即便如此,丁晓剑也看得出来,慕林珊外婆给慕林珊特快专递过来的这把焦尾琴,不同寻常。

  即便很有可能不是真品,那也应该是众多仿品之中的上佳之品。

  随手拨弦,音色非常的存正。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立即就起了远古之思。

  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更是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仿佛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丁晓剑有了徐经的琴技天赋,感悟归纳一番之后,用这把焦尾琴弹奏,登时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同大地。非常完美的天地人三籁。

  故意盎然的琴音一下子就令他自我陶醉了起来。

  慕林珊见丁晓剑这副模样,不由得掩口笑了。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外婆学琴,外婆曾有言:“琴有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你弹古琴,这么草率的吗?”

  确实!

  由于古琴源远流长,演奏古琴时,演奏者往往连衣着,动作,神态,都是有相关规范的。

  不仅五官四肢的形态动作有一定的规范,就是精神、思想、甚至连呼吸,都不能散漫麄野。

  只有做到这些,方才能达到妙境。

  古人在初习古琴的时候,非常注重这些,有倒是习惯成自然,只有打好了基础,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习惯成性,才会自然而然油然而发。

  古人于此,金科玉律极多。

  譬如要求:精神要宁静,身体要端正,不可浮躁歪斜。情意要专注,不可杂乱散漫。呼吸要匀调,视听要集中,不可麄暴放纵。手指动作要简静,不可繁略。冬用指又须甲肉相兼,甲多则声音焦躁,肉多则声音溷浊,兼而用之,其声自然清润激切。

  两手用力都要不觉,不可努张过度,轻要不浮,重要不粗,等等。

  这么多的禁忌,无非就是想要告诉习琴者,错误的法子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深入学习的困难。

  因此,就古琴而言,琴技高超者,肯定是非常注重这些细节的。

  慕林珊轻飘飘一句话,就一下子把丁晓剑给看穿了。

  说的他很不好意思。

  好在,他是学琴者中的异类,靠的是提取天赋,而非日常养成。

  天赋有了,琴艺也已经不学自通,这些日常养成,丁晓剑就想向慕林珊请教一下。

  他快速收敛起了脸上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