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六五章 路上_抗日之幸存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背箱背后贴着的是学校的名字,从上海到北京的学校都有,这些稚嫩的学生羸弱的身躯连扛着他们装满书的背箱都显得那么沉重,但他们的双肩还将要扛起将来这个民族复兴的重担!

  “……看到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环境,真好!……我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完成学业,三年里用两条腿走了半个中国,换了八所学校,有时日本人的炸弹就落在教室旁边……”那一个已经记不清名字的老人泪流满面的样子忽然出现在曹小民脑中,那是在原来时空一次校友会他当接待员的时候,一个被邀请回来的台大教授忽然在讲台上致辞时情绪失控的样子。

  “这老头真会演戏,是林青霞父亲吧?……”当时身边的同学是这样偷偷说笑的……

  在原来的时空,同学们只知道逃学,在校外租房子泡马子;在学校里评校花、互相攀比着谁的女朋友多……但是在这个时空,这些被赋予了历史使命的幼小的曹小民的学界“前辈”们却已经在用双肩扛起了民族的未来!

  他们坚忍、他们受尽磨难,但他们也真正沉淀了知识磨砺出了人格,特别是人格,在后世即将迷失殆尽的人格!

  学生们的队伍很快被列车超越了,接下来是长长一段撤换下来转进的军人,他们大多数都抬着伤员,因为郑州已经容不下那么多伤员,很多人就被简单处理了伤口后转运他处。曹小民他们的列车除了这一列外其他的车厢也主要是运载伤员,但能摊上列车运送的都是眼看经过治疗就能重返战场的人,那些伤得更重的,伤势情况不明的竟被安排由徒步的部队运送,在烈日下呻吟着被抬往后方!

  就在铁路沿线的官道边上,不时可以看见新坟,没有长草的新坟,不知道里边埋着的是路上死去的百姓还是那些断气的伤员。如果车上的乘客仅仅是在发呆,或者说已经麻木,他们是不会被看到的这一切看上去太多而显得正常的情况感染到情绪的。但是对于像曹小民这样天性多少带些怯懦又经历了无数生离死别的人来说,他们能够感觉得到这一路埋葬了多少故事,埋葬了多少思念。

  军队过后又是一队百姓,那些被疏散到其他地方去的外地难民,他们像一群被放牧的牲口一样,基本上衣不蔽体瘦骨嶙峋。每当看见列车经过难民都会看过来又目送列车远去,看得出他们已经在迁徙的路上几乎透支光了体力,但他们还只能继续沿着路前进,没人知道哪里是终点,没人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终点……

  曹小民是在前线见惯了生死在瞬间立判的军人,但这样像看电影一样在近处一段段地细细观望着战争中的人们还是让他无比的感伤,战火中的人们竟是活在如此水深火热当中!

  不知不觉间,将军感觉到自己鼻子上有什么在滑落,他擦拭了一下却闻到一股馨香,不知何时一条属于女孩的朴素的小绢帕到了手上。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馨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存与死亡间挣扎的年代,谈一场恋爱,不管是轰轰烈烈的还是平平淡淡的,竟原来都是那么的奢侈!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