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穷则愈穷,富则愈富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征回来了,带着满身的风尘,不顾大唐天寒地冻的天气,带着他一个多月来在各个州县的见闻。

  魏征是个急性子,他回来后没顾得上回家,和南山书院的一行学子告别之后,便径直来见皇上。

  李二在承庆殿接见了他,李二发现,魏征和一个月前相比消瘦了许多,矮小的身躯更显得单薄,斑白的胡须像是藏满了尘土,灰暗紊乱。李二的心中浮起一阵爱怜之情,忙赐他个座位,并命宫娥献茶。

  不等李二发问,魏征便将他在各州的见闻详细禀报了一遍。他忧心忡忡地说:“豪族大姓,这些年经商建厂,家产雄厚,人多势众,现如今皆是巧立名目,抢夺民田,已成国家大害,如不严加禁止,前朝那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景将再次出现。如此放任这些富人继续吞并下去,终将成为国之大患,届时,百姓无地,国将不国了!“

  “农户实际授田多少?”李二对魏征这么大的反应有些不明所以。

  “臣走访长安周边四县,每县平均每丁只授田三十亩,不足法定百亩的三成之一,武德七年的均田法根本没有兑现,就是现有的田授来看也难以保障。富豪们不断巧立名目,正在把百姓的土地侵蚀殆尽。”

  “这么说来,土地无人授足了?”

  “有的,岂止授足,而是大大过限。”

  “何人?”

  “临邑崔干及崔氏家族。据查,崔氏家族在云洲,占地近万顷。仅临邑崔干就拥有土地三千多顷。几乎囊括了临邑的肥腴之田。其中。一部分为世袭而来,一部分为巧取豪夺。崔氏家族现在是长安烧砖厂的大股东,年赚数十万贯银钱,自然是财大气粗,肆意抢夺百姓土地,使其成为佃户,为其打工,有些百姓不愿意在他们手下工作。崔家就极尽排挤,最后那些百姓只能奔走他乡,另谋生路。”魏征说的义愤填膺,语气中充满了怨气。

  “如此严zhòng?”李二有些讪讪地问道,“朕看这两年我大唐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之后,粮食产量不是极高吗?为何这些百姓还是要奔波劳苦?”

  魏征有些痛心地说道:“陛xià,我大唐日益繁荣富强,确实如此,百姓生活较开国伊始,确实是突飞猛进。可是陛xià,您没有看到那些世家大族。他们才是帝国繁荣最大的得益者,臣观临邑崔家,城内有宅,城外有庄。宅为每日燕居之地,庄为暇日消遣之所。宅皆高堂明舍,鳞次栉比,庄则广辟田地,花木万株。去年大灾,民房倒塌,而富豪之家并无大损,今年又大事修建,颇费民力。富豪大肆收纳无地农户,留居庄上,耕种土地,成为佃客,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魏征慷慨激昂,言谈语吐中表露着他对世家大族的怨怒之气,李二听到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