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谢唐昌的朝拜(下)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yì,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xiaoshuo”并加关注,给《大唐城管大队》更多支持!

  临濮县作为泰山脚下最近的一个县城,此时已经成了各种丝绢红灯的海洋,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在临濮县的城道上,一队队衣甲鲜明,气势威武的士兵们手持长戟,面色严sù地将百姓们隔离在城道两旁,看的出,他们在等待着什么大人物。

  临濮县的县令璋德仪此刻正跪在临濮县的县衙前,他的身旁,跪着临濮县县衙里的主簿、县丞还有衙役头目,他们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不过他们的脸上倒神情激动,不知遇到了什么好事。

  李二坐在县衙的大堂上,四下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县衙,只见县衙的青石板上,左边用红漆写着”被告”两个大字,右边的石板上则写了”原告”两个大字,原本站衙役的位置,多了许多椅子,看起来很是新奇。

  “辅机,这县衙为何与朕以往所看到的县衙有所不同?”李二转过头,朝一旁站着的长孙无忌问道。

  “陛xià您忘了,去年南山书院向大理寺提出改良县衙审案制度,并且上交了一份《县衙执法策划书》,陛xià您当时亲自过目,并且表示恩准,大理寺这才颁行天下。”

  长孙无忌说完,又看了看李二,可是看到李二仍是一脸迷茫的思索表情后。急忙又解释道:”那县衙执法策划书中所说。取消衙役临堂。改为乡绅公证员公正,县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来参与县衙裁决投票,投票结果是县令判决的重要依据,同时,如若乡绅公证员们超过十之有八的决议与县令的表决相反时,此案则上升为鸿胪寺决议。”

  李二听闻,这才一拍脑袋,点头道:”这样说来。朕倒是想起来了,朕记得当时,鬼谷子还向朕申请重新编写大唐律例,并且每三年重新编写一次,朕当时也是同意了。”

  “嗯。”长孙无忌点点头,”现在《新唐律》颁行之后,天下罪犯之事愈法减少,《商税法》也让商人们越发规范,是陛xià明君圣智,才得以恩泽天下。”

  李二轻轻点了点头。又看向了跪在堂下的县令,高高在上地问道:”下面跪着的可是临濮县县令璋德仪?”

  “回……回禀陛xià。正是下官!”那名叫璋德仪的县令激动的一个哆嗦,话都差点说不利索。

  “嗯……朕看看,你是贞观初年科举甲榜第四十三名,这两年治下安定,无乡民械斗之事,又因举荐贤才,被划为一等……”李二端起一个记录官员德行的小本子,边看边念道:”你的表xiàn很不错嘛,这两年山东这片土地你觉得管理起来如何?”

  璋德仪此时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高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