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图可利的见闻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亚地区最早的大规模跨国商业活动是起源于幽州(现今的天津),作为一所边塞城市,幽州城拥有的商业活动让后世的学者们震惊,从《隋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隋朝的大业年间,这里还只是一座完全用于防御外族,内部只有些农桑和捕鱼的行业存zài

  可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这里迅速的演变成了一座名贯中外的茶城,几乎河西走廊通往丝绸之路上的全部茶叶买卖都是从幽州进口,而且幽州独特的炒茶技术也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仅仅一个茶城还不足以体现幽州的巨大竞争力,它所具有的另一个优势就是玻璃,众所周知,玻璃是先驱者鬼谷弟子徐阳所发明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千年前的人对于高温烧制的技术已经掌握的炉火纯青,更为难得的是,唐人在玻璃的研制与开发上做了更为深层次的研究。

  他们已经完全能够分辨出琉璃与玻璃的区别,同时对钻石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而且,他们对于化学方面的研究也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利用分子有机化学,他们也渐渐可以制zuò出各种更为坚固的玻璃,或者是带有颜色的玻璃。

  一千多年,有欧洲人准备了大量的琉璃品,打算带到中原进行高价的售卖,可是当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安(现今西安)的时候,他会发现,满大街的玻璃商品都要比他的琉璃漂亮。而且价格居然比他的琉璃还要便宜百倍。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言归正传。幽州的炒茶与玻璃成了其两大支柱产业,而且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两大产业还在附近地区,进行更多的厂矿建造,这在一千年前是一种异常先进的方法。

  根据不完全统计,幽州所带动的经济活动,在贞观三年的时候是六百七十万贯,贞观四年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千六百五十万贯。直接增加了一千万贯,而到了贞观五年,仅从幽州所流通进入大唐的白银已经达到了,两千三百万两,这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在不考虑海外商品,和贸易顺差之外,这些经济的流通给大唐的发展注入了极为强大的新鲜血液,也使得大唐在外族中的声望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程d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贞观初年。幽州,这座海滨小城。是大唐商业繁荣的发动机……”――――摘自《幽州经济纪实》……

  “东南亚的椰子,新鲜椰汁,椰肉,只要十贯钱~”

  “香料肉蔻,麝香豆蔻,便宜了啊~”

  “出租幽州大酒店旁商铺一所,月供仅要五十两,可以详谈~”

  “招收海员三名,远洋舰队即将再次出海猎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要求身强体壮,年纪二十五岁以上,有工作经历者优先……”

  一条商业街上,人来人往,摩肩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