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再临大朝会(二)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蝗灾,中国自古便有记载。《诗经》中已提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这种生物灾害可谓是防不胜防,就连现代高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也只能预防为主,当久旱的田地孵化出成群的蝗虫的时候,那时所做一qiē都晚了,徐阳从后世的影视中看到过非洲草原的蝗灾视频,那铺天盖地的嗡嗡声简直就跟一阵雷云一般,所到之处无不贫瘠一片。

  贞观二年,这是李二正式即位的第二年,本来打算发愤图强的李二就遭到了重创,关内大蝗灾,在迷信的古代,蝗灾一直是上天惩罚皇帝为政不仁的天地异象,所以当时关内蝗灾之后,各地都是蠢蠢欲动,大唐人心惶惶。

  然而李二不愧是千古一帝,举天坛祭祀,生吞脏病之源蝗虫。《新唐书》记载“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就古代那种认为吃蝗虫有毒生吃了可能会死人的观念来讲,李二还敢以生吃蝗虫的举动收拢民心的举动来看,即便是到了现代的美帝主义国家只要是让李二适应一段时间,这家伙也照样能通guò民选上台。

  此时的李二坐在大殿上一说关内蝗灾的事,众多大臣纷纷议论了起来。

  徐阳很早就告sù过李二明年夏初会有大蝗灾,所以李二已经纠结了这事很长时间,徐阳告sù他有解决办法,但是李二从来不轻yì相信任何人,甚至他都有些怀疑徐阳所说明年又蝗灾的真实性。

  不信归不信,以李二小心谨慎的性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一项贯彻落实的方针,所以今日趁着大朝会,文武百官都在,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这件事。

  “臣以为,陛xià宅心仁厚,待民如子,为万世之业,怎会有蝗灾如此无稽之谈。”一绯袍老者端着玉牌就站了出来,语气义正言辞,这话李二听着都舒心。

  徐阳看着那名微胖的绯袍官员,不知道对方是何许人也,但是,李二爱民如子,蝗灾就不会发生了?这是什么逻辑?

  “臣也以为此为无稽之谈,今年秋初为上上成,百姓多储粮甚多,如今义仓也继续储粮,陛xià洪福齐天,为天地大任,何况人不知未来,怎能说明年又蝗灾呢?依臣看来此为鬼谷道人迷惑陛xià所言。”又是一个绯袍高瘦官员站了出来,说的是字正腔圆,搞的徐阳好像是个蛊惑人心的道士一样。

  “臣等人从谏!”又是一堆支持者蹦了出来,大多都是身穿绯袍的五品以上的官员,还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