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单兵对抗元婴的可能(下)_异世界征服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的一批,但出了实验室后它就萎了,没多少实战型。

  激光武器便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表。

  激光武器是一种科幻小说里很常见武器,它能够利用激光束的巨大能量,以光的速度直接攻击。

  最强效的激光瞬间能够产生上亿度的高温,基本上就是指哪打哪。

  但另一方面,它的局限性也很高。

  例如受制于天气,不能全天候作战等等。

  理论上只要有个萧敬腾,就能完全遏制外来的激光武器。

  不过局限归局限,单独就威力来说,激光武器绝对是t0级别的大杀器。

  天气条件允许并且能量足够的话,你哪怕堆装甲也没有用。

  一把耗电30千瓦、终端输出率不过6%的低空激光武器,就可以做到于一千米外烧穿五毫米的钢板。

  而这种量级在激光武器里只能算弟中弟,18年珠海航展上装备给无人机用的。

  目前本土的激光武器其实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还不错的地步了,例如咱们有一款叫做zkzm500的激光枪。

  这种激光枪有效作用距离超过850米,可持续发射2秒钟,并能够连续发射一千次激光,不过其具体参数属于敏感数值在此便不再赘述。

  其实不止咱们的zkzm500,老鹰的舰载固态激光武器去年也已经实验成功了。

  并且老鹰实验的对象是现役的主力军舰lpd-27,也就是现阶段激光武器的耗能、制导、控制等是完全可以整合进现役军舰的作战系统当中的。

  要不怎么说前端技术已经套圈了呢,很多科幻级别的科技现实里别说雏形,其实连初代都给你搞出来了。

  当然了。

  老鹰这玩意目前主要还是为了对付水面潜艇,有效射程跟签哥似的短的不行,没必要太过恐惧。

  至于shield这货就不讨论了,毕竟还没交付,公布的兆瓦功率实在有点扯——倒不是说做不到这种功率,而是载具实在太小了。

  但总体来说,目前激光武器已经不能算是未成型的阶段了,最少也应该说是雏形。

  现实里的激光武器尚且如此,更别说实验室级别了。

  靶场上,华君正在向林立介绍着激光武器对阻隔带的效果。

  作为防御小组的负责人,他对于相关数据要门儿清许多:

  “激光武器一般存在1-2级的转化,首先需要由种子源把电能转化为光能,这部分的电光转化效率在25-55%左右。

  后续为了提高光束质量或者提升能量密度,还需要做一次或数次的光光转化,效率一般在50-80%。

  再算上最后聚焦或合束的能量损耗,因此激光武器的电-光最终转化效率估计在1-10%之间。

  不过我们在实验室通过自由载流子吸收灯损耗机制,使其出光效率在突破了40%....

  老林,你还记得一周多前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