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量子隐形传态那些事儿(下)_异世界征服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经典的通信。

  而经典通信不能超过光速,所以量子隐形传态不能超光速。

  因此它并没有违背相对论,爱因斯坦依旧是那个yyds。

  目前本土世界的量子隐形传态是在1997年实现的,当时潘建伟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塞林格教授组里读博士。

  他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可以搜“experimentalquaion”)的文章,潘建伟是第二作者。

  这篇文章后来入选了《自然》杂志的“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跟它并列的包括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等,这个阵容强大得吓死人。

  这篇文章在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差不多类似于平安格勒战役对二战的贡献吧。

  如果关注科研信息比较多的同学,应该记得15年有这样伊泽消息:

  中科大潘建伟项目组实现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

  这项成果后来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十大物理学突破之首,被中国科技部评为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

  没错,同样是潘帅。(也是本扑街的恩师...虽然后来我转投高能物理去了)

  1997年潘建伟实现的是单个光子的单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2015年实现的是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

  所以那些说华夏官方物理无人才的真的是又蠢又黑。

  视线再回归量子隐形传态。

  华夏的《老子》有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今本土量子隐形传态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道生一和一生二二生三,但离三生万物的距离还有非常非常之远。

  因为这个‘万物’实在是太大了。

  12克碳原子是1摩尔,即*10^23个。

  人的体重如果是60公斤,就大约有5000摩尔的原子,也就是3*10^27个。

  描述一个原子的状态按十个自由度来算吧。

  那么要描述一个人,就需要10^28量级的自由度——不理解自由度概念的鲜为人同学们可以把这个词换成钱。

  不过一件事最难的就是踏出第一步,如今科研领域已经完成了道生一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全心力的研究了。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

  人类还需要2-300年左右才有可能实现百公里级的空间传送,行星级空间传输可能需要5-800年。

  但如今大莫界出现的这个传送阵,却很可能令兔子们在这方面提前有所突破!

  因此对于这次传送阵的尝试,大本营方面在得知指挥部将通过车队输送设备后,也表现出了非常重视的态度。

  不但调来了华南地区最为精密的远程光粒子接收器,同时还紧急调运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