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冰洞成_寻情仙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士们分食。

  很残忍是不是?简直是泯灭人性有木有?

  但是在唐朝,小妾的地位极低,相当于私人物品,比张巡的爱马的地位,高不到哪里。

  放在当时的环境下,可以说张巡这个人,确实极端了一点,但他的目的是为国守城,正如他所言,“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

  ——我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给你们吃,怎么会怜惜一个小妾呢?

  李永生不认为程婴做得有多么不对,但是他在讲述的时候,也着重指出,“有人说”被掉包的,是程婴自己的儿子。

  这个细节,有些中土人也接受不了,因为他们是非常看重家族传承的——为什么要拿个儿子掉包呢?换个女儿不行吗?

  这细节有点争议,但是所体现出的忠义,又是中土国愿意强调的,再加上公孙杵臼死了,程婴忍辱偷生,大家听得也非常期待。

  当屠岸贾伏诛,赵氏大仇得报,大家就习惯性地认为,这个故事该完本了,再讲下去就是注水了,结果李永生又挂个钩子,给赵氏制造了一个装逼打脸的小桥段,说下回才完本。

  今天就是最后一讲,小桥段一笔带过,重点说的就是程婴为赵武行冠礼之后,来到公孙杵臼墓前,直言我终于做完了该做的,可以去找你了。

  这个结尾,深深地震撼了听众们。

  正好益州府教化房言德室,有一名王姓副室长来了解旱情,来中修院旁听一下,这样的结局,听得他热血澎湃,心说这个故事,我回去一定要汇报给教化长,真的值得推广啊。

  不过第二天,他就听到了更令他震撼的消息,东南的山上,道宫开出了一个大山洞,山洞里清凉无比,人们不但可以避暑,里面还凝出了水。

  冰冷的物事上,能凝结出水珠,这并不奇怪,大家平日里见得多了。

  但是猛地出现这么一个山洞,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水来,这可就太挑战大家的认知了。

  言德室副室长匆忙地赶去,甚至不顾中午的炎热。

  山洞的开口,在山梁的另一侧,从通义镇出发,必须要翻过山梁。

  洞口不大,也就一丈宽,两丈多高,但是站在洞口,就能感觉到里面吹出的刺骨凉风。

  走进洞里三十来丈,就不能再往里走了,太冷了,事实上,大部分的人,都站在洞口吹凉风,敢深入进去的,没多少。

  当然,也不是绝对没人,有人穿着厚厚的衣衫,从山洞的深处走出来,还抬着水盆什么的,里面都是汩汩的清水。

  李永生搞的这个冰洞,效果真的不错,但是在一开始,山洞里温度不算太低,没有到了遇水汽凝冰的程度——先是凝水。

  通义镇的人缺水缺得太厉害了,大家在乘凉的时候,发现这里能出水,马上就回家拿盛水的器皿,前来打水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