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恶来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典韦使用的戟,不管是长戟,还是短戟,都能运用的出神入化,得心应手,甚至人戟合一。

  典韦的双铁戟有八十斤,这要是力气小,根本拿不起来,能把八十斤双戟挥舞起来作战杀敌,这是非常厉害的。

  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大战的时候,典韦使用戟作战,勇猛无比,典韦对随从说,敌人离我们十步的时候告诉我,随从说,现在十步了,典韦又说,等敌人离我们五步了,再告诉我,随从说,现在敌人离我们五步了,典韦使用十几支短戟,大喊一声跳起来,飞戟杀敌,敌人无不应声而倒。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再看典韦使用长戟,也是勇猛无敌。当时,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收编了张绣的婶娘,张绣受辱,突然反叛,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典韦为了保护曹操,力战敌军,使用长戟杀敌,无人能当。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

  除了使用戟,典韦还擅长使用长刀,史书记载的也很清楚。

  典韦曾为同乡杀了其仇人李永及其妻,然后去车上取刀戟,数百人追赶,都无人敢上前。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怀匕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巿,一巿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

  除此之外,典韦还使用过大斧,当然,这个大斧是曹操让他用的,用意类似“尚方宝剑”。

  曹操收降张绣的时候,很高兴,开庆功宴,喝酒的时候,曹操让典韦拿着一把大斧,斧刃有一尺多长,可见斧之大,曹操每到一处行酒,典韦就跟在身后,吓得张绣及其手下都不敢抬头看典韦。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张绣也是一方军阀,居然被手持大斧的典韦吓得不敢抬头,可见典韦之威猛,震慑力之强大。

  宛城之战,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战死了,曹操损失了一位猛将,当曹操听说典韦死了,痛哭流涕,可见对典韦的喜爱。

  在演义中,典韦因为被张绣手下的胡车儿偷去双戟,没有称手的兵器,战斗力减弱,终于力战而死。

  据《墨子》中记载,“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这个勇力之人指的就是恶来。从这可以看出,恶来是一个力大无穷,甚至能手搏猛虎的猛将。同时,恶来也是商纣王的忠臣,周武王伐纣时,恶来力战而死。因此称典韦古之恶来,正是恰如其分。

  典韦,陈留己吾人。相貌魁梧,臂力过人,青年时他“追虎过涧”,从军后“勇冠三军”,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他从小父亲就在战争中身亡,全靠母亲一手拉扯大。典韦结婚后,陈留太守张邈布征兵檄,典韦应征被编入军队。

  此时,典韦已有一子,取名典满。按当时的规定,参军者需自备战马和兵器,典韦打造了一对重八十斤的铁戟,带着战马奔赴前线。几场征战之后,典韦现张邈帐下小人得志,决定离开。不想诸人竟然不许他离去,典韦大怒,与他们动起手来,一连杀了数十人,才冲出军营,最终投靠了曹操。

  典韦为人仗义,初期帮助被害百姓出头杀人,从而被当地的乡党豪绅所赏识。濮阳之战中,典韦是曹操阵中的第一武将,随后的这场激烈的战役中,典韦不顾生死,殊死搏斗,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舍我其谁的霸气,最后终于击败了吕布的军队。至于他与吕布间有没有一场终极对决,史册无所载。

  宛城之战后,曹操得知典韦死讯,为之痛哭流涕,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将典韦葬在襄邑。拜其子典满为司马,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演义中赵云当阳无损,因为曹操下令不准放箭。典韦却是死在箭下,“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入者。”至今读之,仍令人不胜唏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