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飞鸟难度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一划拉,将列队的士兵分为两半。

  青龙远征军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执行,都呆呆看着陈龙不动。陈龙大喝一声:“看什么看!还不执行军令!”

  青龙军毕竟训练有素,迅速切换成两支队伍,大军忙碌而不乱,将士整整齐齐列好。李师师看的乐不可支,一挥手指着背后远远的一座青山道:“目标剑阁栈道,第一步要先到达那座高山,第一组随我来!”一个箭步,踏上了一块巨石,显示出颇为不错的轻功。

  陈龙一歪脑袋,示意吕常护送周不疑,自己一跃也上了巨石,亲自保护李师师安全。见李师师走的急,忙道:“师师,速度可以慢些,一是为保证安全,还是需要侦查队伍在前,二是这些大兵没有你那么好的轻功。”李师师一听挺高兴,也就放慢脚步,指挥这几个特种队员上最前方观察。

  蜀道崎岖难行,山路盘旋了又盘旋,曲曲折折一匝匝萦绕山峦。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是为剑阁栈道。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称霸者不乏其人。

  李师师的身影翩翩如同惊鸿,脚下木屐齿前低后高,直登青云之上。她所指的山峦正是大剑山,剑阁栈道最险要一段的,若没有斜插在一侧山壁上的一排排枕木,根本就是一道天堑和两道绝壁。为了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光秃秃石壁上开凿孔穴,历朝历代的石匠也不知摔死了多少。

  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古代又称阁道、复道。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巴蜀,运送盐铁出剑阁,就修筑了栈道,正如曾为秦相的纲成君蔡泽所言:“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到西汉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谠洛道和子午道四条通蜀的栈道。其中褒斜道长二百五十余公里,路面宽只有三米。

  栈道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或凿山为道,或修桥渡水,或依山傍崖,凿穴于绝壁之上,再用木柱支撑,成功修建了危岩深壑之上的木构道路,将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的出色技术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栈道也是川陕间的交通干线,历代屡屡修建,在经济文化交流和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修到哪里,哪里就能摆脱贫困,富裕起来。

  望山跑死马,大剑山看起来近在眼前,却整整走了三天才到山脚之下,一路说不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大军在大剑山脚下,找了个干燥的地方,搭起营帐生火造饭,准备明日再爬大剑山。李师师在陈龙的大帐前的树桩上一屁股坐下,略微气喘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