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一章 给了一条路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账册交给卓敬:“刚刚夏尚书的吩咐听到了吧,去差人查个清楚。”

  “好,两位先谈着。”

  卓敬拿走账册,转身离去。

  杨士奇对有些消瘦的夏元吉说:“当大明的管家,可不容易吧。”

  夏元吉安排杨士奇落座饮茶,而后说:“还能如何,为君分忧,苦中作乐吧。”

  杨士奇深知夏元吉的苦,建文皇帝这六年时间中,哪一样革新不压在户部头上,无论是军策、民策还是商策,都绕不开户部,何况还有一大堆工程事,征安南、征西域这种灭国级的战事,到处都需要花钱。

  也幸是夏元吉管理户部有方,调配得当,加之洪武时期打下的基础,建文新政的生机,这才有了今日朝廷坚挺运行,不至于出现巨额亏空。

  可这其中夏元吉的辛苦与付出,是很难与外人说道的。

  “我来这里,只是想告诉你,皇上已经同意了燕王在西域设置的卫所方略。”

  杨士奇盯着夏元吉。

  夏元吉很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只是感叹了句:“我想办法。”

  杨士奇很是敬佩夏元吉,他预判过,朝廷需要西域,必然驻军,那么大一片土地,没个八万、十万军士驻守可以说是处处不设防,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必然会同意。

  既然反对不了,再纠结反对就没意义了,只能是创造条件,解决粮草供应问题。不纠结,选择直接面对问题,这就是夏元吉的果决。

  正是他这种不拖泥带水的性格,让他做事干练而高效。

  杨士奇拉住了想要离开的夏元吉,继续说:“皇上知道你难,给了一条路。”

  夏元吉看着杨士奇,问道:“什么路可以解决八万大军的粮草?”

  杨士奇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平和地说:“办得好了,说不得真能解决。”

  “说吧,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忙。”

  夏元吉与杨士奇私交不错,说话也相当随意。

  杨士奇哈哈笑了,直言:“丝绸之路。”

  夏元吉错愕地看着杨士奇,转而恍然,点头说:“还真是给了一条路……”

  可不是,就是一条路嘛。

  丝绸之路,是解决军士粮草的出路,换言之,朝廷这是想要在西域大搞东西贸易,连通西方诸国,重现汉唐时的丝路风采。

  而丝绸之路的主体,是商人。

  既然商人要进入西域,那朝廷完全可以借此运作,换取商人运粮,以保障西域军士粮食安全。至于运作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比如减税、降税,甚至是可以下令,携带货物中必须有几成是粮食。

  杨士奇起身:“我就不多打扰你了,具体如何你比我更清楚,早先听闻消息,沈一元宴请了常百业,想来也是在商议西域生意的事。”

  “这群商人,鼻子比我们更灵敏?”

  夏元吉有些郁闷。

  杨士奇不得不承认,内阁与六部主要官员在面对西域问题时,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