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二章 无声的警告(一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可是天山,高大巍峨,听说上面常年积雪不化,走这一条路简直是找死。

  朱允炆深深看了看王绥,点了点头,道:“兵出险招,未必没有可能。不管哈里要走哪里,他此时此刻,很可能已经控制了阿拉木图。眼下我们需要商议的事,不是正在发生的,而是未来一两个月可能发生的事。”

  解缙、铁铉等人面色凝重,这种超前的思考与推演,是很耗人精神的。但没有办法,哈密距离南京实在是太远太远,远到一个消息传递过来需要一个月,送回去消息又需要一个月……

  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收到的全是延后一个月的情报,若朝廷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只盯着已经发生的事来推演,那恐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前线变化太快,京师情报跟不上,只能从战略层面去推演,提醒与引导征西大军。

  正如五月二十六日,钦天监观测星象突然异变,言极西有变故,朱允炆连夜召集大臣商议,认为很可能帖木儿东征已是开始,于此推演帖木儿会安排先锋取亦力把里,然后进兵别失八里等地,才有了朱允炆当夜的文书。

  至于朱允炆为何一口确定帖木儿的先锋主将是哈里,为何说傅安还活着,解缙等人问过,朱允炆没说,却很笃定,事实再一次证明,朱允炆是对的。

  这种天才的预判与惊人的洞察,几乎先知的能力,让解缙、铁铉等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于在内心深处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敬畏与崇拜。

  朱允炆看着商议军策的几人,也猜测着朱棣收到文书时的表情,自己再一次地拿历史“作弊”,要的就是敲打下带重兵出征的朱棣,姓赵的在陈桥驿换过衣服,朱允炆是绝不允许朱棣在哈密换衣服的。

  虽说有诸多布置,有新军之策,有安全局、侦察兵、徐辉祖、宋晟等等,可朱棣毕竟在军中威望高,又曾雷厉风行地调换了许多将领,而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部下,若说朱允炆没一点点担忧,那心也太大了一些。

  别人看不穿朱允炆的预知,可以认为是某种巧合或揣测概率问题,但朱棣肯定可以看穿,谁让他熟悉这些,当初装疯卖傻,当初开办养殖场,当初准备去大宁找朱权结伴同行……

  对朱棣而言,五月二十六日的文书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那意思是:朕隔着八千里就知道帖木儿的先锋主将是哈里,你距离南京,也只有六千里啊……

  众人商议之后,解缙对朱允炆提议:“皇上,臣以为,无论西域战事如何变化,朝廷都应该重视当地农垦,为日后牢固控制西域打下基础。眼下河西大儒郭三省说服了哈密伊斯-兰教的教长伊玛目,可以让伊玛目调动回回人,帮助大军稳定后方,尤其是应引导回回人转入农耕,选适宜之地种植小麦、棉花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