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五章 书生议事(一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商业的缘故,西安城的宵禁时间很短,只有三更、四更两个时辰。

  霍邻、宣青书带着照身帖,离开了西城门,走出十余里,才看到灯火如海的大营。

  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热闹的军营,霍邻不由地生出豪迈,高声喊道:“江山如画,我当为画中豪杰。”

  宣青书回头看了一眼西安城的方向,也不知道孙训导会不会追过来,无论如何,都不能停下来,若不早点找到燕王,估计这辈子都要抄写四书五经了。

  “豪杰,酝酿不出来诗词就别酝酿了,反正你也肚子里也没几斤墨水。”

  宣青书见霍邻嗯来哼去,也没吟出来什么诗句,不由打趣。

  霍邻脸有点烧,手放在腰间,装作抽刀的样子,喊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宣青书翻白眼:“稼轩豪迈之词众,无酒无剑无白发,用这一首多少不合适吧,你应该喊一句‘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这才有气势。”

  霍邻连忙称赞:“果不愧是书脑袋,走!”

  两个人跑下山丘,直奔着军营而去。

  暗处里,一张弓弦缓缓松开,手拿起长箭,放回了箭壶。

  薛夏靠在石头旁,看着紧张的索靖:“两个报国书生而已,不需要你如此紧张吧。”

  索靖冷着脸:“侦察兵不会小看任何人,无故窥探大营,本就是一条罪,没有将他们留下来,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薛夏呵呵笑了笑:“书生弃笔从戎,这种事若是皇上知晓,定是欣慰,多年教化终有收获啊。”

  索靖靠着一棵树旁,目光盯着东面的道路:“就怕是书呆子。”

  薛夏捡起一块石头在手中掂量了下:“书呆子可干不出弃笔从戎的事,他们更愿意待在府学的学堂里,安享太平,他日一朝进士,跻身朝廷。”

  索靖目光微微一寒,看着远处道:“有人来了,不止一个。”

  薛夏见索靖又要拿出弓箭,不由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你实在是应该去国子监上两年课业,两个书生跑了,来的人自然是学府的先生,你休息吧,我来拦住他们。”

  “拦住?”

  索靖有些意外。

  薛夏没有说什么,只是安静的等待着。

  训导孙长威带了两个先生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刚上了山坡,就看到了拦路的薛夏。

  薛夏抬手拦住去路,厉声道:“军营在后,生人勿进。”

  孙长威连忙行礼,道:“军爷,我们是府学先生,有两个生员去了军营,我们需要找他们回来。”

  “生员?没见到,走吧。”

  薛夏睁眼撒谎。

  孙长威有些意外,难道说霍邻、宣青书没走这一条路?不应该啊,绕路岂不是要多走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