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二章 感谢这位公公……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杭州城。

  对于青州惨烈的战事,朱允炆并不知情,天亮之后便在杭州城中微服私访。

  不得不说,虽然西湖萎缩的厉害,但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之地,又有钱塘江,杭州依旧显得生机勃勃,繁华不输苏州、南京。

  走到一条街巷中,朱允炆便听到一些孩童在跳唱:“西湖浅,成桑田,淹了百姓过得艰。雷峰塔,神灵显,雷公点火亮了天。雨水填,鱼儿游,西湖自此人间仙……”

  宁妃听闻顿觉有趣,对朱允炆说道:“夫君刚刚答应雷峰塔住持兴盛香火,这杭州城就有了民谣,也太巧合了吧?”

  朱允炆将摊位上的折扇放了回去,对宁妃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有人运作罢了。如同元末时‘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是一样的。”

  “谁这个大胆?”

  宁妃刚刚问出,便抬袖遮面,不用说,就是这位大明皇帝……

  不以皇权的手段去解救问题,而是以民谣的方式来解决,这倒令人意外。

  朱允炆并不在乎使用什么方式,问题就相当于一扇门,这扇门挡住了自己进屋,有钥匙就找钥匙,找不到钥匙,那找个配钥匙的解决也是一样的,实在不行,还可以翻窗户、砸门……

  雷峰塔香火不旺,是因为这里的百姓认为雷峰塔与溺死的百姓有关,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掉,冠以“显灵”,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前往雷峰塔。

  不过是一种简单再简单不过的“营销”手段罢了,在后世这样忽悠人都不管用的,总不能喊“家人们,我们如何如何,如何如之何,你们快点来吧”这种脑残的戏吧。

  可是明代人都很信神明,直接点就是都很迷信,对付迷信的人,也只能用粗糙的迷信的办法。比如陈友谅的老板徐寿辉,人家就用“佛”作刀枪不入的盾牌,上战场之前,先别抽刀子干架,先念念佛经,然后再去打。

  打赢了,没受伤,说明是佛显灵,保佑的结果。

  要是打输了,挂了,那也只能说你心不诚,对佛不够意思,你不死谁死。

  这一套理论在古代很有市场,这要是自己穿越到元末,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搞个传销组织,说不定也能打个江山出来,那时候哪里还有老朱什么事……

  用神灵对迷信,好使。

  雷峰塔的问题,迎刃而解。

  杭州知府虞谦虽没有大才,但治理杭州还算过得去,至少没有听闻民怨,从这一点来看,杭州官治比苏州要好一些。

  朱允炆安排孙栋采买一些货物,既然要回宁妃的本家,总不能空着手去。至下午时,租买了二十四辆马车,一行人前往灵隐寺外的村落。

  宁妃拉开帘子看着路边的风景,满心的欢喜与幸福。

  一别多年,第一次归家,父母都还好吧?

  弟弟,妹妹都还好吧?

  宁妃有些紧张,看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