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 大海富国论,两步开海禁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很多地方依旧在闹饥荒,大部分人口只是勉强饿不死。

  若可让三季稻推而广之,那就是天大的功绩。

  户部,责无旁贷。

  朱允炆赞赏地看着黄子澄,说道:“三季稻是值得推广,但不可冒然行之。三季稻之所以一年三熟,与天气有着关系,依朕看,便选择在广东海南、广东全境、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力推三季稻。”

  黄子澄有些意外,宋代不是推行了占城稻了,为何不继续推行?

  这并非是朱允炆不想,而是不现实。

  一开始占城稻引入江浙等地,确实有不少效果,甚至在一些区域实现了“三熟”,但问题是,回顾历史与后世,占据主流的还是两季稻。

  除了气候原因之外,水力资源、土地肥力的衰减也是一个问题。

  物产这东西,看天看地。

  朱允炆对沈一元等人道:“你们此番去南洋,可有何感想?”

  沈一元暗暗握了握拳头,旋即松开,抬起头,脸上浮现出了坚毅的神情,道:“皇上,我等商人自南洋之中看到了无数财富,草民想,若朝廷开放海禁,许可商船往来,则可取南洋财富于国用,富国富民,以隆国运。”

  “放肆!”

  吏部侍郎毛泰亨一脸愤怒,走出来喊道:“商人如何敢议论祖制!皇上,海禁乃是太祖明令,片板不得下海。如今商人牟利心切,想要让朝廷开海禁,以行其私利,还请皇上明察。”

  “臣附议。”

  工部严震直出班。

  一时之间,又走出十几名官员。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六部主官与内阁之人不为所动,站在前面什么都不说。

  “沈一元,有人说开海禁只是为商人大开便利之门,你有何话说?”

  朱允炆轻松地问道。

  沈一元肃然跪下,高声喊道:“开海禁,绝非为商人开便利,在草民看来啊,大海富国可行。皇上,诸位大人,开海禁,必有舟船南下,民间行舟造船必会兴盛,沿海居民也可借此而劳事,所增必丰。”

  “朝廷可设市舶司,专司过往船只管控,所得必会不菲。随海禁开放,各地船只往来,千船万帆,带来无数货物,货物入我中华,则充盈民用,我中华之物出海而去,则可换来不尽奇珍稀少之物。”

  “况在海外还有无数稻谷,若可组织大船队南下,调稻谷北上,岂不是可解边地粮食供应问题?于朝廷、于民、于军、于商、于万民,皆是有利,困于祖制而不敢为,岂不是画地为牢,困束手脚?”

  “我等盼开海禁,皆是城忧国家,非为私利!”

  沈一元猛地叩头。

  黄发财等人也纷纷跪地,以行动支持沈一元。

  朱植走上前,撩衣摆跪下,对朱允炆道:“皇上,开大海富国,兴国运。禁大海封民,损国运。臣请皇上破除祖制,解封大海。”

  朱允炆看着跪成一排的众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