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爱民如子的皇帝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百姓感到骄傲。”

  梁宝感动的无以复加,呜了一嗓子,便忍不住流泪,其他人也被朱允炆的关护所感动。

  这是一个好皇帝,真正的爱民如子。

  不久之后,这件事便传入灾民之中,无数灾民看到了太医给梁宝的父亲诊治,看到了马车栓在了梁宝家门口,看到了朱允炆命人贴出来的告示。

  这应该是大明最短的告示:

  告百姓:

  留下来,朕欢迎。

  若回去,朕送行。

  原本争执与犹豫是去是留的百姓,在这一刻作出了决断:

  留下来!

  就连梁宝的父亲也改变了态度,不为其他,只为报恩。

  皇上给的恩情,大于天。

  事后户部统报,入京灾民四万六千余人,离京四千余人,朱允炆没有食言,亲至城外送行灾民。

  朝廷动用水师船队,将这些人转运至北岸,自有车马接应。

  这一日朝堂,户部夏元吉询问:“皇上,灾民不离京师,那其在县府之内的耕地如何处置?是收回朝廷另行分配,还是任由荒废?”

  朱允炆思索了下,说道:“告诉在京所有灾民,是他们的田依旧是他们的。但田地不可荒芜,可借鉴对中法,安排商人前往耕作,所收粮食可折为盐引,依旧免税三年。”

  夏元吉听闻如此安排,便不再说什么。

  朱允炆皱眉道:“朕听闻山西依旧有大量人口,人多地贫,有近一半人吃饭都成问题。不若自山西再向外迁移五十万人口,填北平三十万、开封十万,其他分散于荒芜之地吧。”

  黄子澄有些担忧,出班道:“皇上,今年移民恐有些困难,户部一应支出已是划分,所剩钱粮不足以支持如此规模的人口迁移。”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自信地说道:“很快户部就有钱粮了。”

  开枝散叶,才能加快族群繁衍。

  四百多万人口集聚在山西总不是个办法,现在的北平只有三十万人,不加点人进去,想发展什么都难。

  北平屯点商卖之后,很多商户都为找不到人手发愁,甚至跑到几百里外去招人。现在给他们送过去一点人,种种地,开开荒,也好为日后迁都积累人气。

  户部没钱?

  不急。

  自有人送钱、送粮来。

  正月二十三日。

  东水关,热闹更甚往日。

  下南洋的商队终于抵达京师,朱植、沈一元、黄发财、王忠富等走出船舱,站在船头享受着这一刻众人的瞩目。

  围在码头的除了民众之外,便是无数商家。

  南洋有宝物,这些商户都是清楚的,但很多人对于南洋的富庶与宝物,只存在于“耳闻”,从未“一见”。

  现在,有机会见识,谁愿意错过?

  燕王朱棣、珉王朱耿、代王朱桂等人一袭便装,站在码头最前面,看着挥手的朱植一脸笑意。

  晋商常千里、侯西域、常百业等人就站在藩王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一艘艘货船,鳞次栉比,竟无法看到尾巴。

  “看来这些人在南洋所获颇丰。”

  侯西域感慨道。

  常千里深吸了一口气,道:“善于造势的可不止是我们啊,辽王身旁的那位男子,就是徽商沈一元吧?”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