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乌斯藏更名西藏行省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的研究没有尽头,因为他们越深入研究,越感觉到未知存在,满世界都有疑惑,想要格物以求大道。

  可二炮局不一样,他们的主体是匠人,而这些匠人绝大部分又是不会读写文章的人,他们在思维上无法和国子监的监生一样,当走到火药的尽头之后,他们会陷入恐惧,陷入不安,忍不住会猜测朝廷会不会取缔二炮局,他们会不会沦落为无用之人。

  朱允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这里,并告诉了他们二炮局与国同休,给他们确定自信与目标。

  话是如此,可若始终找不到出路,二炮局的研究将会陷入停滞。

  面对陶增光、胡元澄等人切盼的目光,朱允炆给了他们一个方向:“国子监的化学院、匠学院里有火器的未来。二炮局需要选出一批骨干前往国子监深造,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学问,唯有如此,才能打开新火器的大门。”

  陶增光等人欣然答应。

  如今国子监成为了天下学问的汇聚之地,想要不落伍,只能参与进去。

  汤不平走了过来,将一份文书呈了过去,对朱允炆禀告道:“袁岳大军在乌斯藏送来了加急文书。”

  朱允炆接过文书,吩咐回宫。

  在銮驾中,朱允炆看到了乌斯藏的被迫归顺。

  袁岳大军在打下昌都之后,便一路清扫,消灭了大小领主三十二个,最终占据林芝,窥视拉萨。帕竹选择了臣服,一干尚师也带领众僧归顺。

  面对装备了火器的明军,乌斯藏地方领主根本不是任何对手,再多的反抗,也只不过是多了一些尸体。

  按照那里的习俗,连埋都不需要埋了。

  陈诚作为使臣,代表大明与乌斯藏帕竹政权、一干尚师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袁岳遵旨意置乌斯藏都司,设乌斯藏卫、林芝所、昌都所、芒康所等,乌斯藏卫营地设在布达拉宫十五里外的寺庙之内。

  帕竹第悉札巴坚赞为西藏卫指挥同知,听从大明调遣。协助大明征讨不臣领主。

  明军不干涉白教、黄教、花教等传教,但各教派必须在教义中加入臣服大明,归顺大明的内容,不允许出现反大明朝廷,反大明军队内容。

  ……

  拓宽茶马古道,增修驿站,一干隘口、要道交大明军队把控。

  各教派每三年尚师需要前往一次大明京师觐见,每年需派遣弟子前往大明京师觐见。

  协议的内容有些多,实现了朱允炆设定的诸多目标。

  回宫之后,朱允炆于华盖殿召见内阁、六部与五军都督府官员,将乌斯藏归顺一事告知。

  解缙、杨士奇、徐辉祖、夏原吉等面带笑意,对这个结果颇感快慰。

  徐辉祖恭贺道:“乌斯藏虽自洪武时便已归顺,然朝廷军队并未进驻,皆用羁縻之策,这才有了乌斯藏切断茶马古道,反出大明之举。如今大军进驻,卫所当立,乌斯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