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炮轰京都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骆冠英、赵世瑜等人看着杨荣,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神情。

  朱允炆的旨意所有高级将领都看过,里面只有若干计划,若干战略,若干战后部署等等,并没有细说三大计划。

  像是胖子计划,沈伟的理解很清奇,那就是皇帝专门为他安排的计划,至于原因,只是因为他吃胖了三十斤,比以前圆润了一圈。

  所谓的胖子计划,不过是沈伟计划……

  小男孩计划,则被解读为火器与冷兵器的交锋,意味着大男孩的明军正在欺负小男孩的倭军。

  胖子计划的解读虽然有些离谱,但也能勉强能接受,小男孩计划的解读也很贴切,但问题是,邱小姐是个什么鬼,没人能想得明白,聪明如杨荣、骆冠英等人也揣测不透。

  没有人懂邱小姐,这并不妨碍邱小姐计划的实施。

  郑和经过慎重考虑,驳斥了朱能、骆冠英、杨荣等人提出的屠城计划,转身就对全军宣布了自己的屠城计划:“目光所及之处,非我汉人,悉数杀之!”

  这条命令的发布,意味着从这一刻起,明军将不再是什么文明之师,什么礼仪之师。

  朱能、骆冠英很想站出来,说明这也是自己的想法,却被郑和怒视呵退。

  郑和很清楚,屠杀的名声并不好,尤其是屠杀平民,这对于武将而言,绝不会是什么荣耀,而是污点。

  任何史书,都不会因武将屠杀平民给他而给他书写功勋。

  郑和并不介意自己

  污点,朱能是有后人的,骆冠英也会有后人,他们的未来不止是这一代,而自己——没有后人。

  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无论是正义还是暴行,郑和都放开了,身后之名,留给身后人去评说吧。

  大不了,杀光了这里的人,再去一趟天方,找安拉倾诉与忏悔。

  杀,不是郑和的意志,是建文皇帝的意志。

  杨荣说得很清楚,皇上想要的是血洗京都,这句推测的话并不是没有任何依据,在那一道旨意里,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朕于南京下旨,切盼邱小姐抵至花之御所,摧其花残。”

  杨荣最大的疑惑,不是邱小姐,也不是“摧其花残”的暗示,而是“南京”二字的使用。

  按理说,南京这个词很少在公文中出现,尤其是圣旨中出现,要么用京师,要么用金陵,用南京,格格不入,摆明了是有深意。

  可朱允炆到底在传达什么意思,杨荣百思不得其解,但很明白,皇上没有在胖子、大男孩计划中添加“切盼”等字眼,没有强调“南京”,没有指示“摧其花残”,都说明邱小姐计划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另外两个计划。

  既是如此,皇上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他想要的是一场毁灭性的屠杀,一场彻彻底底的屠杀。

  郑和看懂了建文皇帝的意思,这才独揽了一切。

  军队通过数十个俘虏分别指认,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