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危险的朱济熺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炆指示安全局继续监视曹国公府。

  在这个暗潮涌动的时刻,谁与李增枝、曹国公府走得近,谁就有可能是幕后的古今!

  数日后,刘长阁入武英殿,递上了一份绝密文书。

  朱允炆接过之后,看着绝密文书中的字眼,瞳孔放大,抬头看向刘长阁:“此事当真?”

  刘长阁凝重地点头:“皇上,此事绝无差错,既有外围军士确认,也有内部人员确认,安全局甚至跟到着其回到府邸,错不了。”

  朱允炆盯着文书上的“晋王朱济熺”五个字,挥了挥手:“下去吧。”

  刘长阁没有敢说话,退了出去。

  朱济熺,第一任晋王朱棡长子。

  朱棡,多智而残暴,曾车裂百姓,气得老朱差点废了他,若不是父亲朱标说情,估计早就关在京师了。但朱棡已经在洪武三十一年,先老朱两三个月走了。

  朱济熺是古今?

  朱允炆不相信,因为朱济熺在小时候曾经和朱允炆一起读书,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年长朱允炆两岁的朱济熺从来没有表现过恶意。

  何况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夺淮的时候,朱济熺才十六岁,人在太原,是自己登基之后调回京师的,他虽然手底下有些人手,但也就那几个护卫而已,想要做大局,做大势,他还不够吧?

  朱允炆想起来一件事,在自己提出王爷当官的建议时,朱高炽、朱允熥都点了头,进入了朝廷,只有朱济熺一心要留在国子监,还曾多次提到要加入蒸汽机的改良,被拒绝之后,甚至直接加入了匠学院。

  “蒸汽机是大明机密,一个藩王对蒸汽机抓着不放手……”

  朱允炆有些头疼。

  前些日子,安全局也奏报过,朱济熺曾和李芳英一起同行。再早一点,李增枝曾去国子监找过朱济熺,至于商谈过什么,不得而知……

  朱允炆闭上眼,沉思良久,才起身将密奏文书焚灭,捣碎了之后,对内侍下令:“告诉刘长阁,无论是谁,该追查的,一律追查到底!”

  内侍匆匆离开。

  砰!

  朱允炆的拳头重重砸在桌案上,目光阴冷。

  九月的天,终是秋意渐浓。

  皇家田庄。

  郑和、朱能直接坐在田间地头,农学院的院长盛拿着一截枯萎的番薯茎蔓走了过来,笑着说:“看,番薯茎蔓大部分都枯萎、发黄了,收割就在这两日了吧?”

  郑和拿起酒囊,丢了过去:“若不能丰收,我等怕是要无颜见天下人了。”

  盛仲接住酒囊,笑着说:“可不能如此说,不管丰收与否,你们带来新种子都是不争的事实。山东、河南、北直隶的玉米、土豆长势也都不错,你们完全可以安心。”

  朱能看着一片番薯地,也有些忐忑。

  远航水师船队被大肆封赏,皇上甚至还公告天下粮食产量很大,这若是产量很低,岂不是贻笑大方,成为千古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