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你啊,就是禽兽……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智慧!而治国智慧,皆在四书五经,在圣人之言……”

  铛铛!

  徐妙锦敲动铜锣,张智怒目而视,喊道:“我还没说完!”

  “时间到了。”

  徐妙锦轻轻说道,然后看向姚广孝等人,说道:“现在请支持革新,杂学入国子监课业一方首席,姚广孝作主张阐述。”

  姚广孝含笑起身,对众人行礼后,看了一眼不满的张智,便高声说道:“方才听闻张司业之言,姚某深深担忧,若国子监之人皆如其之言,未来休矣。”

  “姚僧人!”

  张智站了起来。

  “其他人阐明主张期间,不得打断,张司业,违规一次!再有一次,取消三席之位!”

  徐妙锦严厉地说道。

  张智咬了咬牙,无奈地坐了回去。

  姚广孝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张司业认为,四书五经乃是读书人的脊梁。可他貌似忘记了,人光有脊梁,是活不下去的!还需要四肢百骸!需要血肉皮囊!四书五经塑人精神,杂学百家塑人形貌!若只塑精神,不塑形貌,岂不是面如禽兽,只吐人言,却无人形?!”

  台下众人轰然,一众监生议论纷纷。

  解缙端着茶在嘴巴都忘记喝了,偷偷瞥了一眼朱允炆,暗暗咬牙,这个姚广孝这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真够厉害。

  不仅抓住了张智的漏洞,还直接开骂了,这简直就差指着张智的鼻子说:

  你啊,就是禽兽……

  张智脸憋得通红,却不敢再打断。

  姚广孝继续说道:“杂术百家,皆是学问。若只通达圣人之言,却不知晓杂家之术,岂不是空言空语,言之无物,行之无物?若人人如此,大明巨舟如何泛海?”

  “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当博取百家之长,塑我形貌,壮我身骨,方可洞察分明,不致夸夸其谈而不知其言!”

  “姚某认为,大明天下安稳繁盛,诸位坐享荣华,绝非四书五经之独功,而是百家学问,千家营生,六千万杂人勤勉之功!”

  说完,姚广孝便坐了下来。

  而此时,徐妙锦还没有敲动铜锣。

  台下陷入安静。

  “诸位坐享荣华,绝非四书五经之独功,而是百家学问,千家营生,六千万杂人勤勉之功!”

  一席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文人只在乎自己的功劳,只认为自己是盛世的缔造者,可仔细想想,真是如此吗?

  百家学问,如何不是大明的精彩?

  千家营生,如何不是大明的繁华?

  千万民众,如何不是大明之基石?

  “好!”

  不知道是哪个监生,高声喊了出来,随后,便是一片的叫好声,鼓掌声。

  朱允炆微微点头,嘴角带着几分笑意,对于姚广孝的能力,很是赞赏。

  “皇上,此人大才,可入内阁啊。”

  解缙轻轻地说了一句。

  朱允炆看了一眼解缙,意味深长地说道:“无人举荐,难啊……”

  解缙抬了抬眉头,笑道:“臣想,此番辩论之后,会有人举荐的。”

  朱允炆不动声色,只看着台上。

  张智被姚广孝一番话打压,但无法反驳,只好闷着一口气。

  此时,轮到了次席陈性善。

  陈性善起身施礼,直抒观点:“大明风华,自有百家杂术之功,然应分清主次,把脉沉浮。国子监监生修四书五经,则为天下读书人之主业,正如百姓仅耕其田而非行商,行商贩其货,而非亲耕其田。读书人自当钻研圣人之言,而非涉猎百家杂术。”

  “以主为根,方可兴学格物,穷天地至理,以掌治国安邦之策。若偏行杂术,岂不是农从商,商为匠,匠入农,监生入百家?”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切自有定理、命数,不可违逆而行。否则,必主次不分,沉浮不定,天下人心躁动,难有太平!”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