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七章大阅者何?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而叶安对河西官制的改革,许多敏感的人都能发现其中的意义。

  用河西官府的话来说,这是对河西之制的“全新探索”,说的不好听些便是区别于国朝之制,但一个国家怎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官制?

  尤其是对于大宋这种重文轻武的王朝来说便更是如此了,叶安这是在干嘛?这是在“掀桌子”,掀的谁的“桌子”?

  老赵家的!

  科举取士,乃汉家王朝传统,同样也是儒学最强大的基石,现在的河西开始了全新的教育体系以及取士制度。

  不同的是,在河西,寒门与豪门受在教育上的公平性完全相同,从小学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大考。

  所有学子经历的过程和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儒学变成了一门课,一门必修却并没有占据过大比分的一门课。

  学生想要从小学升入初中,高中就必须考试,而儒学只有一百分,同样算学与格物也是一百分,总分三百,儒学只占三分之一。

  这就动摇了以儒学为基础的帝王统治,也同样影响了河西上下的传统封建思想。

  对于大宋来说这绝非好事,甚至不可接受,但对于河西来说这场改革却是一次全新的契机,给了底层百姓更大的上升空间,那些在传统儒学上底蕴深厚的家族和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并且最重要的是,官员的职位高低不再是以资历来决定,而是依靠政绩来提拔,各项考核成了官员升迁的重要渠道。

  如此一来不光打破了官员升迁的瓶颈和限制,更是提高了官员们的积极性,避免了得过且过的办事方针,官府的效率大大提高。

  河西的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叶安率领一众官员却在准备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

  阅兵不是重点,重点是让河西上下感受到这份强大的安全感,同样也是在给市场以信心,没有人比叶安与秦慕慕更了解信心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多么的强大。

  如今河西经济高速发展,以至于叶安不得不靠用兵黑汗的方式来扩大丝绸之路的安全性,但对于大宋他暂时无法用军事的手段来达成政治目的,那就只能用以威慑。

  阅兵既是威胁大宋的手段之一,叶安相信凉州城中的那些探子一定会把所见的一切详实的发往东京。

  阅兵是需要早早准备的,凉州府为了这次阅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叶安与秦慕慕全程参与规划之中。

  叶安主要负责军队的队列训练,路线,后勤保障等问题,并且亲自去往各个军营检查工作。

  而秦慕慕负责的便更为细致和繁琐了,她要组织妇人装点街道,安排场地,慰问军营,还要负责女子医疗队的训练日常,用她的话说,女兵正铆足劲的要与男兵一较高下。

  至于男兵这边,当听到有女兵要与他们轮高低时,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