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反攻西夏?!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忽悠叶麟给他当干孙子,但挨了他几弹弓后便彻底放弃,这小家伙虽然年纪不大,却鸡贼的很,愣是要当他“干兄弟”。

  什么“干兄弟!”陈琳听都没听过,可小家伙却说这样一来他的辈分就比他爹还要高了,以后再也不用被打屁屁了……

  叶安不觉得现在的侯府有什么不妥,至于陈琳的警告他权当没听见,自己为何要向赵祯讨要差遣?没有差遣不是更好吗?

  至于说皇城司开始懈怠了,虽然心中不爽,但那又如何?柳永还在皇城司中任职,有他再多少也能约束一下他们的行为,只不过还能约束多久,就要看他还能待多久了。

  好不容易将皇城司调教出来,让其再度荒废还真有些可惜,但机速司从来是相对于独立的存在,他们虽说不像兵卒一样要每日训练,但对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却从未懈怠过。

  这是他们唯一存在的价值,也是赵祯不得不保留机速司的原因。

  只不过情报收集工作有时候也存在盲区和短板,有些时候或许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就是别人希望他们看到的情报,这就有些被动了……

  最近的东京城中算是太平,三川口的战败原因被朝廷有意无意的归咎于黄德和一人身上,并且朝廷中有许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战败不可怕,战败了还不去总结经验教训,这在叶安看来才是最可怕的!

  腰斩黄德和就算完了?人头挂在延州肤施城上就算是给了交代?

  刘平是被平反了,可三川口那些战死的大宋将士呢?卢政自己逃回来了,王信从战死将士的尸堆里爬了出来,石元孙不知为何被李元昊给放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有的罪责都被归咎于黄德和身上,这在叶安看来就是个笑话,大宋朝堂上下联合身在延州的范雍一起演了出“太平盛世”的闹剧。

  但全天下人仿佛都相信这出闹剧,所有人还单纯的以为大宋真的能抵挡住西夏人的进攻,要不是刘平死战不退,要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学,要不是许怀德部及时摆脱西夏追兵,延州城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攻破。

  到了现在也没人提起范雍当初的逃跑主义,甚至没人去在意那战死的近万名彰武军和镇西军将士,仿佛他们的死无足轻重,朝廷也只是草草的以最低标准进行了嘉奖,没人愿意再提起他们。

  叶安不知他们哪来的勇气这么做,要知晓消息传到西北会令多少的戍边将士寒心,也会让多少的军属悲号?

  国朝失去的是边军将士,可他们失去的却是兄弟,父亲,孩子,甚至是爷爷!

  三川口之战虽然结束了,可战争的创伤才刚刚开始,大宋的有生力量被西夏成建制的消灭,若不及时抚慰和重建,很快李元昊便会卷土重来。

  不是每一次都能奢望大宋的边军能够深入西夏,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守住城池。

  在这天下太平,东京城朝堂与百姓安享盛世之时,叶安终于忍耐不住,不顾秦慕慕的劝阻连上三道奏疏,请求两府加大对彰武军,镇西军的抚恤力度,同时划拨钱粮,调兵遣将重建两军!

  但他的奏疏如同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叶安只能在常朝过后留身奏事,奏请赵祯,但结果还是一样。

  吕夷简认为西北地势复杂,只需多修堡寨即可,并且有曹仪坐镇,西夏人定然不敢再度来犯,而李迪则认为李元昊刚刚退兵没多久,不可能再以举国之力南下。

  至于薛奎,并没有同意叶安的计划,而是说出了另一种方案,反攻西夏!

  听到这个消息的叶安差点没笑出声来,见过自大的没见过这么自大的,是谁给了大宋这般勇气,刚刚战损那么多的边军将士,不想着重建反而想要反攻。

  用薛奎的话来说,这便是出奇制胜……而此时的叶安才知道,原来自从三川口战败后,中枢二府就与赵祯开始打算反攻西夏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