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宗主国”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因为大宋的商业发达,倭国甚至对大宋的商品贸易进行了限制。

  叶安通过普惠商号的力量,从一些东京城的倭国商贾那里得到了官方态度:“大唐之凋弊具载矣,更告不朝之问,终停入唐之人。”这话说的太过直白,代表汉家王朝最高峰的大唐已经凋敝,没有必要再派人前往大宋了。

  说是侮辱到也谈不上,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中原强大如唐时,倭人对唐文化有着奴颜屈膝般的谄媚,不是因为唐朝的强大让他们害怕,亦或是心悦诚服,而是唐的强大让他们看到了偷窃的机会。

  可惜,倭人目光短浅,他们从骨子里认为只有睥睨四方的汉家才是鼎盛的汉家,才值得他们去偷师,眼下的大宋群狼环伺,已无盛唐之状,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内在的力量。

  大宋看似积贫积弱,可实际上却是汉家王朝中最有潜力的存在,虽无乾坤一舆,但燕云之地也并非不能收回。

  强大的文明不光体现在军事实力上,更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上,何况大宋的军事实力也并非看上去那么孱弱。

  就算将要现在的大宋军队拉出去,也是能随便掉打周围的小国,就连强大的辽朝在南下侵略时都没有办法战胜大宋,还要担心自己在不断的战争开销中先一步崩溃。

  辽人其实比宋人更清楚敌人的强大,但凡是坐上开国帝王之位的人就不会有狭隘的眼光,从辽太祖到萧太后,辽朝这些年来不是没打过统一中原入主汉家的主意,相反他们不光想过还进行屡次尝试,但结果却是让他们认清现实,论持久战、攻坚战,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大宋的对手。

  大宋的科技,文明领先于这个时代太多,一直走在最前沿,若不能一鼓而下整个大宋,那极为漫长的纵深不是辽朝辉煌的战绩,而是埋葬他们的悬崖峭壁。

  蕞尔小国根本不会理解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在他们眼中代表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只有军事实力,如此大宋当然算不上是一个“强国”。

  倭国人不在乎的,可别人在乎,青塘人,党项人,契丹人甚至是交趾人都重视身边的这位邻居,因为大宋的政治,文化,经济,甚至是军事都对他们或多或少的进行影响。

  年节时候的上贡便是他们的一种反馈,都希望从这场外交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青塘使者躬身施礼,同时将贡物礼单上呈,边上的礼部官员开始朗读:“青塘使献夜光杯三对,蜜瓜百斤,当归百斤,青盐千斤,白牛千头!”

  “平身!”

  随着赵祯的话青塘使者缓缓起身,见礼部官员已经将自己的礼单放下这才开口道:“青塘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角厮罗恭祝官家年节福瑞,永享太平!”

  赵祯面露微笑缓缓点头道:“角厮罗有心了,朕让他戍边我大宋西北之地,看看他这些贡物便可知眼下的青塘端是太平富庶啊!授角厮罗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

  这是三品武臣寄禄官,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有一些俸禄补贴仅此而已,角厮罗根本不缺大宋朝廷的那点俸禄,但他缺的是名正言顺的管理青塘,他要做青塘的王。

  角厮罗也有自己的苦衷,无论青塘如何壮大,如何向大宋俯首称臣,凉州府的西烈军,甘州的怀远军始终虎视眈眈的盯着。

  李元昊对青塘的攻伐虽然虽败了,但他吞并青塘之心却从未熄灭过,角厮罗就是要利用大宋对青塘合法性的承认来阻止李元昊。

  他明白,就算自己能阻挡李元昊一次,两次的进攻,但不可能阻止李元昊长久的蚕食与攻伐。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