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 此时名不见经传(月票加更)_重来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刘数次的在我面前夸奖你,小后生真的不错!”

  韩松林:“都是刘叔抬爱!”

  说着,韩松林目光看向刘腾,然后又看向别处。

  “来来,坐!张明,去叫林薇他们过来。”

  张明是钱大海的一个研究生,听到钱大海的话,赶紧答应了一声,就去实验室叫人。

  平时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来拜访。

  学校帮着企业做些研究之类的,很正常。

  现在国家对大学的拨款比较少,想要做项目,那自然就得要自己想办法才行。

  就是吧,现在能够搞研究的企业,真的太少。

  大家的日子,反正过得紧巴巴。

  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

  不像是未来,学校项目多,就是讲师都能够开个项目来研究下。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就如此情况。

  张明走了之后,三人坐在一起聊起了新星工业,也就现在的福星工业。

  “八三年的时候,我还去过呢!”

  韩松林略带诧异了一下,转而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

  能够生产农机的企业,并不多。

  当时的时候,会进行一个全面布局,按需生产。

  基本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之类的事情。

  经济活动当中,计划经济在效率上面来说,理论上来说最为高。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最终应该会走向计划经济那种。

  当然,想要真正的达到,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得要解决一个问题,信息收集。

  还有,整个人类的制度模式,管理方式,人们的知识结构,观念等等全部都得要进行更新。

  未来新计划经济模式,还挺值得期待一下的。

  刘腾看了眼韩松林,说道:“松林,你来说说,你对福星未来的一个打算!”

  未来的打算?

  韩松林自然清楚,刘腾说这话的意思。

  对于钱大海这样子的人来说,他们一辈子都沉浸于研究之中。自然说希望看到华国在工业上面能够实现一个赶超。

  赶英超美,这虽然已经早就被埋入历史的口号;可必须得要说一点,这是华国几代人的目标。

  “钱教授,是这样子的,前期的话,福星工业将会以运输拖拉机和农用车为主,我们将会积累技术,更新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我们将会投入资金,对小型货车,重载卡车进行技术预先研究。研究上面,我是这样子想的,不追求说要在一两年时间就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讲究的是一个连续性的投入,我希望能够到2000年的时候,福星工业能够推出第一辆掌握完全技术知识产权的重载卡车。”

  钱大海听着韩松林的话,平淡之中,带着满满的野心。

  轻咳了一声,钱大海感叹道:“生不逢时啊!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重载货运车辆可关系着国家经济血脉。

  物流不畅,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有多大,那根本就不消多说。

  是个人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

  这光有路也不行啊,得要有拉东西的车。

  共和国第一辆生产的车子是什么?

  卡车啊!

  韩松林自然能够看得出来,钱大海年纪大了,身体上面出现点毛病,很正常。

  还没等韩松林说话,办公室内进来了一群人。

  “老师!”

  钱大海看着自己的学生们,脸上露出笑容:“来了啊,都坐吧!这位是韩松林,一家……”

  钱大海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介绍了,说农机厂?

  人家现在要转型,不生产了。

  韩松林主动的接过话头:“大家好,我叫韩松林,福星工业的老板。对于福星工业,大家没有听过,可没有关系,未来十年,福星工业的名号,必会响彻赤县神州,名传五湖四海!”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