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好大耳朵_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慨叹,叹无人知、恨无人识。

  然而,今朝却有一人于数千里外,赞其武勇、称其大义,更令麾下真传不远千里前来相邀。

  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已而死!

  纵使他关羽有诸多迟疑、犹豫,也不免有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感慨与激动。正要开口致谢,却听潘凤又道——

  “云长兄,你可知你有一样好处,我白虎山上上下下,包括我们五个真传弟子在内,都羡慕不已?”

  “好处?羡慕我?”关羽不明白,他一介贩夫走卒,有什么可招那些得了“仙缘”的白虎弟子好羡慕的?

  难道是羡慕我的武艺?

  “羡慕你得大王看重!”

  这份答案听得关羽一愣,而潘凤接着又道:“巫罗在山下长跪九日,方被允许上山;李献之追随大王的时日最长、武艺最高,只获了‘小仙宝’;夏侯元让参加了大比且在攻山之战中出力甚众,才得了仙宝;五十三名弟子,擂台争胜又不顾生死,方入了内外门!”

  “而你关云长,人尚未得一见、功绩半点未立,却能直入白虎山门、得赐仙宝仙法!凭什么?!”

  “若论起武艺,山上的李献之,绝不下于你!”

  “若论起德行,李献之的奉母之孝、夏侯元让的尊师重道,必不差于你!”

  “你能获此殊荣,凭的是什么?”

  “不是武艺!不是德行!而是‘小大王’的看重!”

  “若你此次不随我回山,年长日久之后,这份‘看重’会不会就此淡去?彼时你若再要寻仙缘,是难是易?”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云长兄,请三思!”

  关羽听了潘凤的一席话,沉思良久。

  而一旁的海关,面色变幻不定,几次望向潘凤,都是欲言又止。直到三人收拾起东西,欲回传舍就住时,也未说出个一二来,只暗自长叹了两声。

  ※※※

  “潘‘巨贾’,县里刚刚张布了榜文,说要招募义兵、应对贼军。我观你颇有勇力,怎不去官寺看看?”

  传舍的舍长,这几日里与潘凤混熟了,一有风吹草动、小道消息,都说与潘凤听。

  潘凤正要说不去,却忽然想起了燕大王所说过的一段话,于是便改了主意,对关羽道:“云长兄,你我三人前去一观,如何?”

  “好!”

  三人去往官寺的途中,潘凤对关羽道:“云长兄,你可知自己的将来会是如何一番模样?”

  “将来之事,又有谁能知?”

  “小大王能知!”

  “大王知我将来事?”

  关羽压根就不相信潘凤所说的话。“知百世之变,计将来之事”,怕是仙神也办不到吧?

  “我下山时,小大王曾与我说起过。你若不随我归山,将在今日遇到两个情同手足的莫逆之交。”

  “两个?莫逆之交?”关羽疑惑地道,“是怎样的两人?”

  就连一直心思不属的海关也望向了潘凤,看他如何说辞。

  “其一者,身为贩履织席之卒、却喜犬马美服,逢人即道自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此人诈力猾虏、虚伪反复,然能知人用人。得了云长死力后,倒也开创了一番基业。”

  关羽皱起眉头。

  喜犬马美服?逢人即道宗亲?诈力猾虏、虚伪反复?

  如此人物,我怎会与他相交!

  不可能!

  关羽摇了摇头:“若真有这般人,即便他是大汉宗亲,我亦不会追随其后,更不用说为其效死力了!”

  “你不信?”其实潘凤也有些不信,不过,今日正可以证实一番,“‘小大王’说了,招兵榜文前,此人慨然长叹,随后就有你的另一位‘莫逆之交’现身,并大声指责,两人因此相识。你我试着一观,真假可辨。”

  “好!”

  ※※※

  官寺之外,张贴的榜文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潘凤三人待了将近半个时辰,也没发觉异常。

  关羽道:“怎不见那人?”

  潘凤还未说话,就见海关伸手指向前方不远的某人,惊讶地道:“那人好大的耳朵!”

  关羽举目望去,双耳垂肩、目可自视,果然好大耳!

  “唉!”一声长叹响起!

  关羽嘴角一抽。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