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七章换得东家种树书(一)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年间的几次进攻扶桑的计划。

  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中,文武官员的眼中,已经过时了。

  就是其中的许多数据,都是模棱两可,很有儒家春秋笔法的味道,若是仔细的去查看的话。

  也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的办法。

  可不可行倒还在其次,其中需要实施的难度,就是现在崇祯已经盘活的大明朝廷,都不一定能够准备的出来。

  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许多喊出想要出兵的大臣们,不难发现,根本就不是为了出兵而制定的计划,完全是为了拖延时间。

  为的就是,不影响福建等地方的经济。

  毕竟,在当时,那些地方可都有朝中大臣们投资出去的银两,要是因为战争,让他们的银子打了水漂的话,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崇祯从字里行间,清楚的认识到。

  当年万历皇帝,到底有多么的无奈。

  如若不然,为何每一次提出的出兵方案,都是因为朝廷的国库没钱而告终?

  尽管只是猜测。

  而且是很恶意的那种猜测,崇祯还是打算让自己的心里明白一点。

  “去找史可法过来,让他查一下万历年间的各种税收,朝廷国库到底有多少银两的进账,当年在其他方面的支出有多少,结余多少。”

  数据是最好的对比。

  当时的扶桑,若是论军队能不能打这一方面看得话,大明绝对要比扶桑强,

  知道登陆到了扶桑的国土,胜利都是迟早的。

  一个统一的国家,还耗不过一个满地大名,只顾着自己的变异版分封的小国家,还真就说不过去。

  而且那个时候,扶桑的主力,可都在朝-鲜,在突袭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摧枯拉朽的状态。

  治理国家有一段时间了,李定国在崇祯下的这个命令之后,心中若有所思,很快就明白了皇上是什么意思。

  心情也跟着沉重了起来。

  如今随着儒学跌下神坛,其他学科蓬勃发展,开智之后的人们,都对曾经所熟知的哪一门学问,有了一种很复杂的感受。

  任谁被许多人骗了大半辈子,还坚信不疑的认为,这都是对的。

  可在了解过真正的儒学经意之后,又恍然发现,原来一句话可以有两个解释,他们通常遇到的都是对说出这一番话的人,最有利的一种解释。

  也就让他们清楚的感受到,为何人家儒生们,总是说话很有道理。

  毕竟解释权在儒生们手中。

  自然是怎么有利,怎么解释了。

  袁可立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却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有些事情他是亲身经历过的,只是他当时的身份,还不足以接触到多么大的朝廷机密,不过其中的一些费用开支,却是离谱了一点。

  其他人,也都在很长时间之后,慢慢的反应了过来。

  有的东西,并不经得住查找原因。

  只要前后矛盾,那就是其中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