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二章欲与天公试比高(二)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一个简单的元青花,到现在都研究不出来?

  是这些人真的没有水平,还是说这一项技术的难度真的很大,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来做研究?

  都不是。

  不过是工匠的待遇,差的快要吃土了。

  既然不能够养家糊口,那么还会有谁去安心的钻研?

  不值钱的玩意,最后有手艺的工匠,还会因为各种的问题,被朝廷征召,客死他乡。

  要不是有着工匠的户籍制度,怕是大明早就没有工匠了。

  文人的各项特权越来越多,最后百姓们的生活却越来越难过。

  要是这些特权,给出一点在工匠们的身上,外面的建奴,真的会那么可怕?

  几十万人而已。

  难道大明的几千万人,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崇祯听着袁可立的话,心中若有所思。

  心中暗道,原来他一开始做的事情居然是正确的,现在就连一个资深的儒学大师,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学说了。

  “百家争鸣是很辉煌,可要想重新拾起来,可就难了。”

  袁可立是老了,可经验和眼光,没有变。

  崇祯的想法,在他的眼前,就像是一盏明灯一样,亮的不行,也就崇祯自己觉得自己这几年,好歹养出了一点城府。

  外人是捉摸不透他心中想法的。

  可实际上,不过是他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

  只是没有人揭穿罢了。

  毕竟,谁也不喜欢一位,喜怒哀乐都看不出来的皇帝,在上面蹲着。

  每天猜测皇帝心中的想法,不但费时间,有时候猜错了,还容易造成要命的麻烦。

  “在艰难,这条路大明也必须走,那个叫汤若望的人,你还记得吗?”

  听到崇祯忽然提起这个人,袁可立心中略一思索,就知道说的是谁。

  此人是万历四十八年到的澳门,和徐光启的关系很不错,本来是有希望被皇上弄进道院之中去的。

  可不知为何,被皇上一口否决。

  到现在也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知道,他们一群人还有一个叫做邓玉函的,可以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要不然臣还想着和他好好的交流一下外面的世界呢。”

  别的人,袁可立或许会忘记,可邓玉函他是不会忘记的。

  因为这人是把海外的望远镜,第一次带到大明的人。

  一开始都以为只是一个玩物,没有的多少人重视,可随之皇上要弄出那种双管的望远镜之后。

  还用于了军事方面,这个价值就很大了。

  “臣记得,皇上还把这人送进了英雄殿,享受长久的香火供奉。”

  崇祯无语的看了袁可立一眼,他说的是汤若望,袁可立却要扯上邓玉函,邓玉函岂是汤若望能够比得了的?

  “邓玉函值得朕这么做,只要是为了大明付出了的,不管是科技方面,还是军事方面,朕都不会吝啬给予能够给与的一切。”

  崇祯思索着,上一次卡瓦略看起来是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