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九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五)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等就会有了更多的权利。

  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

  不管是向外扩张,还是向内扩张,最先开始的都是战争。

  “也就是说,分封制,会让整个国家,更有活力?不管是战争,还是其他,只要有了比较,才会发现自己的落后,也更会找机会往前走?”

  王冲总结的同时,心中也在不断的分析着整个过程。

  就是,只要想要让诸侯国等等这些势力强大,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治下,找到一种最好最有效,也最能够强大自己的办法。

  大浪淘沙,总会有一个诸侯国,成为霸主然后挑战天子的权威的。

  当然,这一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两代人,肯定是看不到结果的。

  可只要当中有一代人只懂的享乐,那么前人打下的再好的基础,也都会被挥霍一空。

  “不错,安于现状,不求变法的很定会被迅速的淘汰掉,历史记载中这样的诸侯国太多了。”

  朱继祚没有说的一点就是,一点形成了霸主。

  天子就是一个摆设。

  想要发出一个命令,恐怕都出不了皇宫。

  给面子了,称一声天子,不给面子了,连朝会都不会去一趟。

  崇祯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

  分封制他看到了好处,可要如何保证天子的权威,也就是说保住宗主国的持续强大,才是作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

  他还看到了一种世卿世禄的制度。

  而这种制度,可以保证他的子孙们,一直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可也有弊端。

  如今的大明,用的还是郡县制,只是更加细化了而已。

  准确的是说,郡县制也可以说的官僚制,可以让更多的贫寒家庭出生的人才,有着更加广阔的上升途道。

  崇祯可是清楚的明白,这样的上升渠道有多么的重要。

  世卿世禄可要保证他的子孙厚点衣食无忧,可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和整个天下大多数聪明人来争议长短。

  而这种争斗就很要命了。

  一旦失败,就是尸骨无存。

  “臣觉得,分封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且也不切合现在大明的近况,识字的人多了起来,总会有一些聪明人会质疑上位者的正确性,一开始会很少,可以后多了呢?那样的话,就会再次从分封演变成了郡县,到时候就算没有大泽乡,也会有一个小河镇。”

  李长庚也加入了讨论环节。

  他说的也正是崇祯杠杆刚想到的。

  当所有人都为了王侯将相的时候,又有谁还会记得道院是干嘛的?

  大明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子还要不要了?

  “李首辅是觉得郡县制会更好?要是疆域的范围更大,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时机的情况,有该怎么办?难道扔下不要了?还是说送给别人?

  若是送给了别人,别人要是强大起来的,攻打大明又该如何解决,战争还是会来到,远的不说,就是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