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九章四面边声连角起(一)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能猜测道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最先变化的就是整个国家,女人的地位会提高。

  从雍州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

  皇家办的纺织厂,香水厂,香皂厂,肥皂厂,等等这些不需要大少体力的工厂,除了有限的三班护卫,几乎都是女人。

  因此引发的某些东西,他也下去调查过。

  曾经在家里会挨骂的,会别人嫌弃是个吃白食的女人,忽然就有了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

  然而追根究底,被尊重的也不过是她能拿回来的食物。

  和家里男丁出去做工之后,辛苦挣得的口粮,相差不大的时候,家庭的地位就在隐秘的提升。

  “办法是个好办法,不过那些不认可咱们的儒生,就会更加抵制咱们。”

  “所以我才需要让你推荐一位文笔好的人来,我想要建立一个新部门,本来应该是礼部下面的鸿胪寺,被我单独提了出来,就叫做宣部好了。”

  崇祯是拿来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自己想不出来更好的,就去选择一个自己知道最有价值的。

  “宣部?做什么用?”

  反正今天的事务也做不完了,李长庚不介意停下来歇息一会。

  “暂时他们只做三件事情,其一:做内参报纸,目的就是把朝廷的一些大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发放到各县的主管官员手中,免得许多事情因为传达的不准确,而发生偏差,当人也可以吧咱们的一些想法提前分发出去,可以让那些官员提前知道朝廷的动向。”

  李长庚若有所思,似乎和官员给皇上上奏折差不多一样的特性。

  “其二:做一份面对大众所有人的报纸,只要你掏钱,就能买得到,上面可以有朝廷颁布的律法和政策倾向,也可以登记寻人启事,或者弄出一些小故事,连在小说等等,当然重要的是宣传一些咱们的正面消息,批评一些被逮捕下狱的罪犯,和官员的事迹。”

  李长庚忍不住说道:“这是个好主意,要是别人模仿咱们的报纸,又该怎么办?”

  崇祯一笑道:“这就是第三个目的了,别人办报纸也可以,但必须经过官府批准,若是出现了不恰当的言论,可以先罚款,若是依然不行,就封禁。”

  李长庚想的却是皇上在进一步剥夺儒生的话语权。

  而这种权利本身就是儒生们自带的。

  最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宋代陆九渊的《语录》上说的一句话: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其实就是用自己的理解去东西,来解释六经,然后又用六经上的东西说给别人听。

  至于其中夹杂了多少私活,那就只有我注六经的人才能知道。

  整个儒家士大夫的权利来源,也源于此。

  这也是门阀的诞生之源,只不过现在成了学派而已,若是用崇祯的话来说,就是学阀罢了。

  “皇上智慧远大,臣甘拜下风。”

  李长庚明白宣部是做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