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四章何人拏攫银河决(二)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去皇陵,把神宗给叫起来,好好的聊一下,是不是应该在神宗的身上,也贪一把。

  袁可立不用去猜。

  在当时的朝堂之上,真要弄出了那种厉害的火枪,不需要多久,就一定会出现在建奴的手中。

  而且是崭新的那种。

  最后,还会因为出价高,把造枪的工匠,都会卖给建奴。

  都是些要钱不要命的人,谁管这些火枪,是不是最后会打在自己的身上。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往回走去。

  很快就上了官道。

  “水泥是个好东西,当年要是有水泥的话,辽东的建设应该会更快一点。”

  袁可立是看到什么说什么。

  有太多的话,曾经憋在心里不吐不快,在高阳县的时候和孙承宗没有多少话可说,都是失败者,也就不揭疮疤了。

  和高弘图倒是聊得来。

  可也是雾里看花,许多东西,都是要过许久,才能够想明白到底有什么用。

  就拿水泥来说。

  简单实用,道院的研究,也没有花费多大的功夫,当时为何就没有人能够想到,石头烧成灰还能够这么用。

  “嗯,加快建设,相信往后一两百年,要是没有人能够研究出更好的替代品的话,应该还在使用。”

  崇祯可是知道水泥这东西到底应用有多广泛。

  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没有出现一种更好的替代品。

  也就是在水泥的质量上下功夫罢了。

  想要研究出新产品,那真的需要一种科学上的偶然性。

  毕竟,材料科学,有时候就得讲运气。

  “听说这条路,还是前任内阁首辅他们修建的?”

  前任内阁首辅有两位,一个黄立极,一个韩爌,好巧不巧,都修过同一条路。

  袁可立唏嘘一阵的问道。

  心中想着:要是这两人,能够看到现在大明的模样的话,是不是当时就会安安稳稳的辅佐皇上了?

  眼看着,只要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兢兢业业的干活,青史留名是板上明摆着的事情。

  就是不清楚,这些人现在后不后悔。

  “当时还有好多大臣和他们的亲人呢,你要是走京津官道的话,那条路还是福王修的呢。”

  崇祯一点都不介意别人知道,一些工程队中都有些什么人。

  反正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人也都是茶余饭后的话头,都是钉在耻辱上面的重要角色。

  忽地。

  远处传来了一阵钟声。

  袁可立脚步一顿,仔细的倾听了一会。

  “是机械钟声。”

  在机械两个字上面,袁可立加重了语气。

  徐光启他是认识的,就是没想到有一天此人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有了这种准确的报时机械钟,所有的时间,就都有了更准确的标准,人们也就不需要抬头看天色,然后算计现在大概是什么时辰了。

  省时省力。

  简直就是开创性的壮举。

  “是机械钟。”

  当日,在崇祯离开徐光启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