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六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八)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就只能他这个皇帝下“罪己诏”?

  犯法都能不管了,那么大明完了,也就是应该的,谁也怪不了谁。

  只是可怜自己又要找一颗歪脖子树了。

  话说那棵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他已经让王承恩给砍了,不知道根挖了没有,要是春风吹又生,再长出一棵出来,他的心态可就要崩了。

  孔胤植口舌发干,他在来的时候,也想了许多的说辞,可一个都没有用上。

  还不容易临场发挥,自己都觉得自己问的还都不错。

  可结果比不问还让他崩溃。

  似乎自己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只在把自己往工程队中多推了一把,坑别人无所谓,可是坑自己就很难受了。

  “皇上,臣觉得,你把百家落寞的事情都推在儒家的头上,有点不对,人心惟危,那都是有人需要这么做,儒学大家们才能够办得到这件事情啊。”

  孔胤植急中生智,忽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让不少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仔细想想,似乎也是有道理的。

  权利在皇帝的手中,若是皇上不默许,儒家有怎么可能做得到。

  说来说去,甩锅又甩道了皇上的头上,虽然些都是历史上的皇上,可屁股决定脑袋,崇祯也不能说是无辜的吧。

  崇祯眨了眨眼睛,看着孔胤植,恍然发觉,在甩锅这一方面,人家儒家才是宗师辈的人物。

  其他诸子百家,根本就是提鞋都不配。

  “你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可你们儒家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是像农家改良了种子和耕种方式让百姓丰产,还是如同墨家做出了机械,让百姓耕种,劳作更加方便?”

  崇祯得承认,独尊儒术,还真的不能全部都怪儒家。

  今天他召集自己的臣子们,也是想要好好的说说,这个国家,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繁荣,又是因为什么而败落。

  虽然他知道最后的结果,也没有人能够说出什么。

  可能够因为学术的问题好好的讨论一下,也是一种另类的沟通。

  “儒家提倡了道德,更提出了忠孝礼仪,还有外王内圣,最后结合法家,提出了儒皮法骨。”

  总算是说到了他的专长。

  孔胤植心中得意,只要按照他自己的思路走下去,那么他就可以脱劫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只要能够过了当前的一关,儒家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到时候满朝儒生。

  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只要笔杆子一挥,今日的难堪,就会被粉饰成君前奏对,那又是一个可以流传千古的美名。

  “道德?那么你做到了吗?你要是有道德的话,还会贪赃枉法吗?”

  崇祯很好奇,孔胤植又是要如何才能达成双标的条件,来解释他犯法的事情。

  “还有外王内圣,儒皮法骨,王就是王,圣就是圣,儒就是儒,法就是法,怎们能够混为一谈呢?难道只有这样浑水摸鱼的时候,儒家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