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二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四)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时候清理完了整个大明。

  他还想着对周围的那些小藩国下手呢。

  那会是权利太小。

  “你不会是忘了一件事情吧?”

  崇祯忽然看向了坐在一旁的王冲。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王冲一头雾水,不明白如何回答才好。

  “李定国那小子,托付给你的事情,你难道不去处理一下?顺便也在道院重新梳理一下保护措施。”

  崇祯一口倒出,王冲恍然觉得,他今天本来出城就是为了帮李定国一点小忙的。

  脸上的恍然大悟,可心中却是一惊,皇上来这种事情都知道,看来锦衣卫的探子无处不在。

  往后要小心了。

  刚想到此处,却听皇上说道:“李定国走的时候,还不放心你,特意找上朕,让朕给他看着。”

  听到此处,王冲才心中尴尬的发现,自己想多了。

  “和王士琇一起去吧,他手里应该有你要找的人。”

  “臣,谢过皇上。”

  王冲躬身行礼,之后就拉着呆愣一旁的王士琇一起出去了。

  不大一会,大臣云集的办公室,现在就剩下了徐光启和晁刚两名大臣。

  “江山难守啊,看看这些事情,朕只是一个疏忽,就有人要搞事情,难道是要朕每天开机会叮嘱一番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崇祯是讨厌开会的。

  能够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完,就行了。

  不停的开会就是在浪费时间,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没啥意思。

  此时徐光启和晁刚,也在反省着自己,最近有没有搞出事情出来,免得又要吃挂落。

  “千古兴亡,你们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崇祯抛出了一个不之道多少代人都没有想明白,解决的了得千古难题。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说法,然而具体实施的时候,总是在最后发现走错了路子。

  “王朝兴亡,都是因为吏治的问题,要是吏治清明了,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徐光启回忆着自己的所学,对照着现如今冀州和雍州两地的百姓生活情况,说出了许多人都说过的话。

  “臣认为,应该还有军队的问题,每一个朝代,到了后期都是军纪松弛,毫无战力可言。”

  晁刚是从军事上,来看待王朝更得的问题。

  虽然片面,可也是一部分看得见的原因。

  “真是这样吗?那你们告诉朕,元朝是怎么没的?他们的军队应该是最厉害的吧?你们在告诉我,大汉是怎么没的?都说是汉以强亡,这个又怎么说?”

  崇祯因为一个问题之后,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他自己心中也是没有答案的,曾经在网络上,能够作为键盘侠,胡乱的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而且认为那就是世间的真理。

  可真的等到自己做了皇帝之后,才发现。

  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就是,理想之中的人是不变的,而现实中的人是会变的。

  就是因为会变,所以才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