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七)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行。

  不然真当皇上不发脾气,在出京的时候,他可是知道高杰有多惨。

  接到皇上的旨意才能够回京,要是皇上忘了呢?

  那不是得在大凌河堡待上一辈子?

  等到有一天自己老了,回到京师之后,看到往日自己喜欢的女人,领着别人家的孩子到处玩耍,估计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说呢?”

  孙传庭好笑的追问道。

  最近军队的推进很顺利,一个县城一个县城,不慌不忙的推进,稳当的很,这样的功绩简直就像是捡的。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分配好自己手中不多的兵力。

  不要让地方上再起乱子。

  “所以说,偶尔发牢骚可以,撂挑子就不行。”

  李定国心里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对了,你派人去各个寺庙和道观转悠一趟,据张国维来信说,有许多出家人跑了,看是不是回到了他们原来的地方。”

  衮州就这么大,四周都有士兵把守,除非钻到深山老林里,不然能够跑到哪去?

  一个个的吃的肥头大耳朵,名下的田产还不上税,干点活怎么了?

  不过是把曾经的偷税漏税给补了回来而已。

  况且连利息都不够,这就跑了?

  “对付着些道士,和尚我没问题,我可是听说了民间有不少你的传闻,可都不好听。”

  孙传庭也知道,他的名声也不咋地。

  在冀州和雍州这么做反响小的原因是,所有人都没吃的了。

  可衮州不一样,遭灾的时间太短,商业也还算发达,总能从外地购买到一些粮食。

  吃饱了的人,可不管他们做的事情对不对,宣部的张鹤鸣势力还没有扩展到这里,许多宣传跟不上,总是会被人给带偏了舆论。

  “你我都好不了哪去,也就只有张国维的名声最好,万家生佛,散财童子,我就没见到那个老小子,那么大的年龄了,那像是一个童子,只能说某些人是在争着眼睛说瞎话。”

  李定国在出京的时候,还幻想着他是去解救这些穷苦人的,不说来一柄万民伞,好话左右一些吧。

  可人的愚昧,真的没有办法说的清楚。

  朝廷带来了对他们有利的法令,无论怎么宣读,最后的恩德全部落在了菩萨佛祖,道祖们的身上。

  而这些和尚,道士们能够跑路,也和这些被愚弄的信徒分不开关系。

  总有些人受的了寺庙,道观的“清苦”,却受不了修路的“劳累”,似乎他们就应该坐在蒲团上吃斋祈福。

  而不是出一身臭汗的和凡人为伍。

  这种神奇的道理,偏偏就有人信,为此还甘愿触犯大明律。

  真不知道这些人是吃谁家饭长大的。

  难道这样做了回家米缸里的米就能满?

  又或者自己真能长生不老进入极乐世界,不在吃苦受累?

  “这里的百姓,已经几乎全部被驯化了,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