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二章雕栏玉砌应犹在(六)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辱我的智慧,还是觉得铁器和木头一样是能够浮在水面上的?”

  一个熟读儒家经典的中年人,愤愤不平的拍着桌子。

  跟在皇帝身边是每一个儒生们深切希望的。

  哪怕不为了权利,只要能够接近,许多的内幕消息,就够他们用的了。

  他是范景文,曾任南宁太守,在乡里享有声望,人称“佛子”,范景文在任期间,致力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为很多在审判定罪过程中有误的“犯人”平反昭雪。时值东昌大饥,灾害横行,为解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他亲自调查研究,条理荒政,对确实困难的尽力给予赈恤,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其恢复生产,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经过他的一系列努力,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重建家园。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念其功勋卓著,越级提拔他任吏部稽功司主事等职。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历任文选员外郎、验封郎中。明神宗驾崩,明光宗继承皇位后,下令举荐贤能之上,范景文骨鲠上疏,极力举荐,但他举荐的大都是先朝元老,为明光宗所忌,范景文也有自知之明,不久便因事乞假回乡。

  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范景文被重新起用,任文选郎中。

  是崇祯两次清洗朝堂之后,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臣子之一。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此人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

  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算得上是一位清廉的,有气节的臣子。

  当然作为学渣的崇祯可不知道此人在他前世的历史上,留下了怎么样的浓墨重彩。

  可有能力的人,总是会得到重用,前提是人才的晋升通道要畅通,而且要能够把人才用在需要的地方。

  “呃,这个铁器还真的可以浮在水面上,这一点道院已经做出了一点实物,你一天到晚的不看道院的内参,还发脾气拍桌子,有理了啊。”

  朱继祚怒对回去。

  他的脾气和性子,让他看不敢某些不了解状况,就开口胡说的人,当年编撰《三朝要典》的时候,要记下朝廷阙失,因受非议而愤然辞官归里。

  而非议的是什么?

  那就是他记录了大实话。

  在大明那个时候,说实话的是要被排挤的。

  大家都在忽悠皇帝,忽悠百姓,偏偏你想要出淤泥而不染,那就别怪有人要办他了。

  然而历史总是很搞笑。

  弹劾他的人都投降了,不是降顺,就是降清,只有他坚持到了最后,不过大厦将倾,回天无力,还是就义殉国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