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4章 剑阁闻铃_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下的考官们一皱眉,台上的张贺伦急了。

  莫不是自己的纪录,又得再翻一新高?

  其他人还好说,关键是自己的偶像也一脸严肃。

  这才是真完犊子了。

  郭德刚心中确实不见喜。

  倒不是针对张贺伦,一个普通的考生而已,不至于如此。

  只是大半天过去,好苗子太少,眼前这个又是如此,不当外人面,他也无需虚笑。

  不满意归不满意,对待每个考生,郭德刚还是公平的。

  问题已经很明显,在其他考官没了兴趣时,他倒是开口了。

  “你准备了什么活儿展示的?”

  张贺伦赶紧应道:“老师,我新学了几句京韵大鼓的《剑阁闻铃》,可以吗?”

  此言一出,五位考官直接眼前一亮。

  听了大半天乱七八糟的玩意儿,终于闻到了传统曲艺的味道。

  聊京韵大鼓,绕不开鼓坛女艺人小彩舞,也就是名家骆大师。

  聊骆大师,绕不开《剑阁闻铃》。

  这经典名段,得算京韵大鼓的代表作之一,公认的。

  绝对的好东西。

  眼巴前的年轻人,竟然张口就提《剑阁闻铃》,这可有点意思。

  众人重新来了兴趣,纷纷带着期待看着台上的年轻人。

  与其他人不同,唐云风心中喜忧参半。

  这首名曲,八成是听了自己的建议后,张贺伦给出的答案。

  对此,他是真不知道该夸,还是该骂这个家伙。

  骂他笨,不对。

  京韵大鼓中的《剑阁闻铃》,其实最早是从东北大鼓中学过来,最终被骆大师唱红。

  这其中的渊源,不消细说,都知道有多深厚。

  所以张贺伦有此选择,肯定是花了心思,做了很多功课。

  甚至他可能以前在老家,听人唱过东北大鼓的《剑阁闻铃》都说不定。

  夸他聪明,也不对。

  《剑阁闻铃》被骆大师唱红了近半个世纪,太经典,太有韵味。

  别人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

  为什么?

  学起来太难了。

  张贺伦没有底子,时间又短,哪怕去背一段绕口令,估计都会更保险一些。

  现在木已成舟,只能希望张贺伦能学出几分模样吧。

  郭德刚直接点头道:“唱来听听。”

  张贺伦深吸一口气,张嘴便唱。

  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入祠无客不伤情

  ……

  不用多,唐云风只听了一句,心中便有了判断。

  新手。

  尤其是在没有板的情况下,唱得真一般。

  基本可以说,除了词对,哪哪都是毛病。

  果然,考官们也开始皱眉。

  期望越大,失望便越大。

  经典名段,被唱成这样,要不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往台上扔裤衩都有可能。

  三句没唱完,王纹林直接一挥手。

  “可以了。”

  其他考官也没出声,算是默认了他的意见。

  令下声止,才艺展示到此结束。

  考官们把简历往旁边一扔,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