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晋重子嗣,也讲究情感发乎自然。把孩子抱在膝上见客的也不少见,更勿论只是牵手。旁人倒是没有对梁峰的举动说些什么,反倒更重视起这位太守独子。而且此时幼童虽然进学年龄有些推前,但不到八岁便入学馆的,依旧不算多见。看到梁荣那副稳重的小模样,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点头。

  来到河边,梁峰便宣布祓禊开始。依旧是简朴的铜盆柳枝,不过这次临水祓禊的,可不仅仅只有十几位官吏,更有郡学五十多名学子和他们的师长。人数多了数倍,仪式也就显得越发庄重起来,加之大战时碰上日食这样的阴霾晦气,众人更加重视祛除灾疫的祓禊古礼。

  所有人都认真的净手扫尘,随后大量的鸡蛋和枣子被抛入河中。这可是太守府抛出的浮卵、浮枣,只是飘出几丈,岸边就有人拿钩网捞了起来。阳邑那神乎其神的一仗是给梁峰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同样,也为佛子增添了无数光环。多取几枚他抛出的浮卵,当也能庇佑自家子嗣。

  做完了一套流程,梁峰带着梁荣向营帐走去。在主位坐定,他笑着对众人道:“今日上巳,自当同欢。郡学初立,入学者都是我上党英才,不如趁此机会,考校一番。”

  这才是众人期待的戏肉。那些学子立刻振奋了起来,去年上巳,可是有人直接入太守府的!今年不知会如何安排?郡学里学子如此多,恐怕竞争也要激烈数倍,当然要全力以赴!

  梁峰却不直接命题,而是侧身对一旁坐着的祭酒范隆道:“还请范祭酒出题。”

  这可是给了足郡学面子。范隆微微躬身,开口道:“如此,便以‘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题吧。”

  这是《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句子,乃是晋国大臣魏绛劝晋悼公不要收取郑国贡献的歌女,要居安思危才能成大事。晋悼公纳谏,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从表面看来,这是对梁峰的恭维。毕竟若无这位贤明府君提前准备的种种,上党如何能以少胜多,击溃匈奴大军。但是这点,只是最浅显的含义。

  《襄公十一年》这段文字,开篇讲述的乃是鲁作三军的故事。鲁国卿大夫季武子以编定三军为名,把公室军队一分为三。三军由三恒,也就是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各领一军,共同瓜分国民。其中季武子颁布命令,只要他的私人武装中成员加入军队,就能免除征税。而不加入的,则使公室加倍收税。另外两位卿大夫,一个把私兵的一半作为奴隶兵,另一个则把全部私兵作为奴隶兵。

  结果实行这个政策之后,季孙氏吞并了所有四分国民,另外两家则分别取两分和一分。造成国民分为十二,三家得七,公得五也的局面。而季孙氏也一跃成为了鲁国最强的一脉,公室为之没落。

  这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