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四章 我们的考古习惯_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法两国向惇王爷兄弟提出的不平等条约,与历史上的《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国际条约》基本相同,主要内容就是新开包括天津在内的一堆通商口岸,赔给英法两国各八百万两银子,把九龙半岛割给英国,允许热心传教事业的法国人在满清各省购买和租赁土地,自由建造教堂,允许英法两国招募华工出国。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

  变动最大的一条来自湖北方面的努力,把允许各国公使常驻北京改为了常驻湖北汉口,在湖北省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职负责与各国公使交涉联络,帮助西方各国与满清朝廷沟通交流,处理满清朝廷的一切外交事务。

  因为知道吴越在外交方面好打交道,又熟悉西方的文化风俗与政治制度,与吴越交流沟通远比与任何满清官员容易高效,英法两国很勉强的同意了改动这一条,但又提出了一个补充条件,就是要由英法两国公使当面向咸丰大帝递交国书。

  咸丰大帝迟迟没有下旨让惇王爷兄弟在条约上签字就是因为这一条,但并不是因为吴越无耻窃取满清朝廷的外交大权——还完全相反,咸丰大帝对吴越主动献计让各国公使常驻湖北这点非常高兴,连夸吴越忠心懂事,还早早就决定让吴越兼任外务大臣掌管总理衙门,替朝廷去和洋人打交道。

  真正让咸丰大帝痛恨的是英法两国在这一条提出的附加条件——让英法两国公使向他当面递交国书!咸丰大帝不肯和洋人见面!不愿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洋人拜见他时不会下跪磕头,有损他的威严!二是咸丰大帝担心洋人这么多年来无数次提出想和他见面是不安好心,是想乘机谋王刺驾干掉他!

  正因为如此,咸丰大帝才一再密谕惇王爷兄弟,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抹掉这一条,否则就绝不允许签约。

  惇王爷和醇王爷兄弟巴不得咸丰大帝下这样的旨意,因为谈判一旦达成,在卖国条约上签字的就得是他们这对难兄难弟,留下千古的骂名,所以惇王爷和醇王爷最希望的就是把谈判时间拖得越长越好,拖到咸丰大帝觉得他们办事无能,另换一个钦差大臣来背这口黑锅,签这份卖国条约。

  再所以,在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漫长谈判之后,在洋人已经绝不可能再做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也在英法联军霸占着京城的情况下,惇王爷和醇王爷还是迟迟不肯在条约上签字,还不断派人到热河活动,尝试劝说咸丰大帝另换谈判代表。

  托了英法联军还算讲点道理的福,惇王爷和醇王爷的手下人还可以凭借证件自由出入恭王府传递信息,所以在黄胜、郭嵩焘和龚橙三人密谈的第二天下午时,惇王爷兄弟和鬼子六就已经知道了英法联军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