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投资登记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下听明白了。边想边道:“你们有办法大量销售消费品?军队的合同?”

  苏城摇头。

  “民政部的合同?”

  苏城仍然摇头,并道:“国外的合同,外销,记得吗?”

  这时候,有人已经将合同看完了。

  几个台商犹豫少顷,不待其他人阅读。就满脸堆笑的问:“苏董,我们想签约,怎么做?”

  “登记吧,到时候,我们是要竞标的。”

  “竞标?咱们不是先来后到吗?”做商人的都知道竞标麻烦。不光是花费大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

  “先来后到,我们也报名。”后面的人也喊了起来。

  苏城依旧摇头,道:“400家企业,我们包销123家,如果登记人数少于123家,那就不竞标。但是,如果登记的企业多余123家,那就必须竞标。大家机会均等嘛。”

  “苏董,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总该有个优惠吧。”

  “对对对,折扣总得有一个吧。”

  “给你们多记2分吧。”苏城很好说话的样子,道:“我们把竞标流程已经设计好了。首先是工厂的规模,每10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250万美元,记1分,每雇佣1000名当地人,记1分。产品使用的原料,每年1000万元的,记1分……另外,我们对产品的类型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行业内的重要性,利润比,污染程度等等,最后,分数高的,就会优先获得我们的包销。行了,就说到这里,愿意到海沧石化基地投资的,签名吧。”

  一个短暂的静默,大家争先恐后的涌了上来。

  苏城微笑的让出了地方。

  海沧石化基地的前期建设是这个计划的基础,台商们看到大乙烯设备基本安装到位,他们本身就已经安心了,同时也就有投资海沧的冲动。

  王胜带着他们组团而来,讨价还价的意味更浓厚一些。

  苏城则借着私掠证,反打了一波。

  他包销轻工产品不仅无压力,而且有利润。这些台商犹豫规模和门路的缘故,也不可能万里奔波的去苏联做生意。以工厂主的身份,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销路。

  苏城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压力大减,相比之下,在狭小的台湾岛再建厂,或者远赴美国建厂,都显的诱惑力太小,风险太高了。

  二十多名台商,很快完成了签字。随后,有人毫不犹豫的拿出砖头似的大哥大,狂吼起来:“还不快来,再不来你就要吃亏了。工厂产品包销啊,到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苏城一言不发的跷腿等待着。

  来海沧考察的台商自然不会只有王胜一行几十个人。他们只是随同前来谈判的,其他人有在休息的。也有直奔石化基地参观的,还有收集情报的,约会二奶的,约会三奶的,约会四奶的,约会无奶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