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脉诊论_大国上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让小媛给你摸个脉。”

  “也好!”

  方乐点了点头,祁远山起身,方乐在祁远山坐着的凳子上坐下,伸出胳膊,把手腕放在了桌子上的脉枕上。

  “其实这坐的有点低了。”

  方乐一边伸出胳膊,一边道:“新人学习诊脉,最好还是坐高一点,坐的舒服一点,保证自己呼吸平稳,心态平和。”

  “刚才祁爷爷说的,诊法常以平旦,其实说的就是诊脉的最佳时间,就时间而言,清晨诊脉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在清晨,没有进食和活动的时候,机体内外的环境是比较安定的,气血经脉受到外在的干扰也是最少的,因而脉象也能比较准确的反应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以及运行状况。”

  “还有就是体位,诊脉的时候,患者正坐和或者仰卧的姿势是最佳的,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掌心向上,医生自己也最好保持正坐,舒服的坐姿......”

  “清代名医王汉皋在《王氏医存》里面就有讲述:‘患者侧卧,则下之臂被压,而脉不能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窜而脉弛;若身覆,则气压而脉困;身若动,则气扰而脉忙。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宜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

  边上祁远山听的是连连颔首。

  方乐说的是最为基础的一些东西,可这些基础的东西却都是经过不少人系统整理出来,是作为教材来用的,说法更为全面,更为系统。

  随着全国一些系统化的中医院校的成立,杏林界也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被传统中医人称之为学院派,传统中医人大都是瞧不上学院派的水平,可不可否认的是,学院派的基础和理论知识都很扎实。

  祁远山算是传统中医,一身本事大都来源于自学,看的大都是以前的一些中医典籍,因而方乐这种比较系统的说法在祁远山听来就更为明了和简洁。

  “诊脉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呼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诊脉的时候医生自己首先要保持呼吸自然均匀,清心凝神,以自己的呼吸来计算患者脉搏的至数。”

  “《诊家去要》中有说:‘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

  方乐继续给赵媛说着。

  “方乐哥哥,这么复杂吗?”

  赵媛听的眉头微皱:“我看祁爷爷给患者诊脉的时候,什么时间都可以,也没那么多讲究。”

  “凡事要循序而渐进,不会走,就想跑,这样怎么能学会东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