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_乘龙佳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还是宋人写唐史,那唐人写唐史,甚至写隋史,岂不是更加荒谬?”

  楚宽没想到,平时也算是太祖皇帝推崇者的朱泾,竟会突然如此反驳自己,愣了一愣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什么叫粉饰圣君明主,朱泾,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我朝太祖岂是自矜功劳,口口声声自己献计解了雁门之围的唐太宗能相提并论的?”

  朱泾却一点都没有因为楚宽的发怒而退缩,反而不慌不忙地笑了一声。

  “从宋末到元末,百余年先是天下战乱,随后又是蒙元一再内乱,盘剥地方,最后又是元末天下战乱,你知道损失了多少人口,你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天下无主田地那么多,你知道有多少是荒地,而要把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国朝之初,要花费多少人力,迁移多少人口,而因此又有多少人死在路上?”

  张寿听到朱泾说战乱,说人口,说迁移,他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很多人说起哪朝哪代开国,都会赞颂生机勃勃,斗志昂扬,仿佛只凭一股斗志就会有后来的繁华富庶,却压根忘了,无论汉隋,无论宋明,建国初年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歌舞升平,因为天下初定,吃饱饭都不容易,仓廪的日益丰实,那是很多人的牺牲换来的。

  就比如朱泾所说的大迁徙,就时下平民百姓骨子里的故土难离情绪来说,有几个人愿意迁徙,尤其是从北到南,从南到北,这种跨地域的大量流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行政强制性迁徙,一旦在物资补给以及调度上出现问题,路上会死多少人?

  最重要的是,明初的百姓,有什么信仰,有什么斗志?

  大字不识一个的他们,有几个愿意为朝廷的大政方略牺牲?也不能说是太祖皇帝学朱元璋,在面对天下十室九空的情况下,甭管哪个朝代,不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怎么搞建设?

  南北人口一旦剧烈失衡,那么科举的及第人数就会持续性失衡,所以就如同后世的大学录取各省分名额一样,在如今这个年头,乡试的解额,也就是举人的数量,同样是个各省规定额度,而在最终会试和殿试录取的时候,也会均衡考虑南北。

  须臾,张寿就意识到自己想得远了,却忍不住轻声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寿和朱泾竟然如此一唱一和,楚宽那脸色不可避免地变得狰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能因愚夫愚妇的抱怨而诋毁明君令主?”

  朱泾却并没有理会楚宽,他甚至没有给张寿再次抢过话头的机会,淡淡地继续往下说。

  “至于你说的医士和药局,那时候天下初定,百废俱兴,好大夫本来就少,而且所谓杏林的习俗就是敝帚自珍,就算勒令他们收徒教授,很多人也是做个样子。所以很多所谓的医士,不过是认得几个字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