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招揽_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尉缺位,正好有操作空间。

  “主公说得是,某这就与决曹使【掌管刑律的官员】商量,以我等与徐将军的关系,量他决曹也不敢作对的。”阳仪反应了过来,立马找补道。

  公孙度点头,阳仪还是很有灵性的。

  却见一旁默默无闻的闫信发言道:“主公,属下觉得招揽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原之人对辽东的偏见,要是吾等讲些辽东的好处,比如地广人稀,田地广袤,这些对中原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闫信此次随公孙寻进洛阳之时,路程中见到中原无地百姓的惨状,唏嘘不已,哪怕一场黄巾减轻了人口压力,可是战争到来,使得普通百姓的破产速度加剧纷纷卖身为奴,处境连黄巾之前都不如。

  公孙度诧异地望了下此人,脑子转得真快,懂得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了。

  “不错,玉昌的想法就很有建设性嘛。刚好我这儿就有个点子,你们到时候就避开那些偏见,主要说些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公孙度就闫信的观点发表了意见,滔滔不绝之下,惊得在场之人一下子呆住,柳毅还隐蔽的掐了自己一下,扪心自问:俺们辽东这么好?

  阳仪撇了一眼闫信,心底一下子产生了危机感,心道这小子和主公的默契这么强?

  “咳咳,咱们的视野也不要局限在匠人身上,农业上辽东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一次进京,我看到部分中原百姓都在收割小麦,使用的器具与我辽东也有所不同。中原的农具,农业技术亦是我等带回辽东重点内容,须知这些是惠顾整体辽东百姓的大事。”

  众人皆是点头,农业的重要性无须再提。宋典诧异的望了眼公孙度,暗道此人不仅仅学识渊博,对民生也很看重,不是个简单人物啊。

  “匠人...”公孙度用笔在纸上点了点,沉吟着,辽东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这么好的自然煤铁条件的,冶铁业几乎是公孙度上马推进的第一事项。

  这样的话,几个手艺好的匠人对于辽东整体冶炼行业的改善算是杯水车薪,他得找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才行。

  这样想着,他把视线投向了一直不曾说话的宋典,开口道:“老木,你是洛阳的老人了,说说,你有什么法子找到冶铁的大匠?”

  木央,也就是宋典,这老儿怕引起士人的注意,在自己原先名字减了几笔,重新取了这名。

  “回主公,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人,还是当年修玉堂宫的时候听说的,南阳的杜期,据闻他是杜诗的后人,其本是南阳邓氏铁冶的大匠,后来南阳起了黄巾,此人从了贼。待朱雋击败南阳黄巾后,他又被官军俘获,因其冶铁匠人身份得以豁免,本是要前往将作监服役的,现如今不知为何进了洛阳狱,至今不闻消息。”

  木央装模作样的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