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辽国与高丽(特鸣谢书友lunaticme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大周的“神臂弓”,只是须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方可。

  周帝即已夺取定难军,未来必会入侵我燕云,我大辽必须未雨绸缪,善做准备方可。

  朕决意立即征招扩大御帐亲军,并尽全力打造“板甲”!

  只是如今国库却不敷使用,各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耶律屋质出班道:

  “陛下,臣有一策,可解国库紧缺之况。

  高丽与我辽国搭界,而早前却派使向周国通好,臣服于周国。其国中人口四百七十余万,高丽国王王昭历年来在民间大肆搜刮,国库中银钱充足。

  以臣之见,陛下派二十万大军即可快速征服高丽,夺其人口和财富以为我用。臣愿为陛下出征高丽,必定攻占其京城。

  高丽即平,如此可快速扩军与打造足够的“板甲”以防备大周入侵。”

  辽国与高丽的交往由来已久,公元918年,泰封国大将新罗人王建杀弓羿自立,建国高丽,都开城,史称王氏高丽。

  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灭渤海,置东丹国,始与王氏高丽为邻。

  公元936年(辽天显11年)王氏高丽灭新罗,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

  辽与高丽的交往始于公元922年,史载:是年春二月,契丹来遗骆驼,马及毡。高丽亦遣使报聘。

  然而随着渤海的灭亡,与渤海不同种且一衣带水的高丽已深深感到契丹的威胁,高丽太祖王建对渤海故土被契丹所占更是不满。

  辽境内渤海遗民不断的反抗,而高丽优待逃入其境的渤海人,无疑是对渤海遗民反抗的支持,令契丹十分不满。

  高丽一面积极经营西京(平壤),一面于清川江以北筑德川,长青,安朔等城,将高丽与辽之边界由大同江推至清川江,作为对辽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讨伐居住于鸭绿江沿岸的女真人,蚕食女真故地。为了防备辽国,高丽建立光军司,编成光军三十万。

  辽则于东京设东京兵马都部署司,下设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东京都统军使司与都稳祥司等部,重兵戍守。

  辽历经世宗,穆宗,到天圣皇帝耶律贤数代,内乱频生,又要面对大周的军事压力,故不愿用兵高丽,使自己腹背受敌。

  司徒韩德让一听,心中自不愿耶律屋质打败高丽而立功,再扩大其权势。

  韩德让出班道:

  “陛下,臣以为高丽自战乱统一不久,其兵颇为勇猛善战。

  且高丽王昭前年时遣使朝贡大周,纳王室二位公主为周帝之嫔,若我大辽起兵征讨高丽,王昭必向大周求援,料周帝必会派军来救。

  而我军在银夏之战损失颇重,若引得周军提早来攻,殊为不智。

  臣有一策,可快速获取钱财,完成扩军和打造板甲的目标。”

  耶律贤也知高丽不易攻打,且也不想耶律屋质一派借统兵出征增加了权势,当即道:

  “韩爱卿足智多谋,快快讲来。”

  韩德让道:

  “陛下,西域一带高昌、龟兹、于阗、大食等国家都曾前来我朝朝贡,而漠北及东北一带的室韦、乌谷、敌烈、女真等部落,向来听从我大辽号令,向朝廷进贡。

  这些国家或部落皆地域狭小,人口稀少,易于听令。

  陛下可遣使于这些国家及部落,令其供奉以银钱或精铁,合数十国及上百部落之力,必可打造充足的板甲骑兵,未来击败大周!”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