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驸马张永德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接到皇帝柴宗训的秘旨后,已率亲军突入城中,趁深夜突袭,包围诛杀了赵匡胤一党,掌控住了侍卫亲军司和归德军。

  是夜,汴京城中大乱了一夜,时闻兵器交接与呐喊之声。

  赵匡胤的心腹将领相比整个禁军和归德军毕竟只是极少数,而赵匡胤已诛、皇帝下旨讨伐赵氏一党的传言遍布京城,一时人心惶惶。

  在张永德和李重进历来的军中威望之下,大多数中立观望的军士,皆立刻听从了二人的命令。

  赵匡义和赵普及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等人,因久等赵匡胤未有消息传回,正迟疑间,事起仓促下,直到半夜被张、李二人率大军包围各自宅第才惊觉大变陡生。

  经激烈反抗后,赵匡义等人寡不敌众下,或战死或被俘,很快被张永德和李重进平定叛乱。

  皇宫中殿前司中的赵匡胤心腹将领,乍闻赵匡胤已被皇帝柴宗训诛杀,乱作了一团。

  纵有不少将领想率禁军攻打宝慈殿,然而威望远不及赵匡胤,且赵匡胤已死的形势之下,只有少数死党跟随,攻打了宝慈殿几次,皆被守护在殿外的韩通派系的禁军击退。

  显德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凌晨寅时,已控制住汴京局势的张永德和李重进二人,由张永德率五万侍卫亲军赶至了皇宫,迅速平息了宫内各处的赵匡胤几千名余党的叛乱。

  殿前太监总管汤启入内禀报柴宗训后,张永德被传召进了宝慈殿内。

  张永德行大礼道:

  “臣张永德参见太后、参见陛下!

  臣与李指挥使已掌控京城全局,将反抗的赵逆一党扫除干净!计已诛杀7千余人。

  李指挥使正在京城中安排城防,清理赵逆潜藏的余孽。”

  柴宗训与符太后二人,一听大喜。

  柴宗训知现在大周境内,臣民皆以为自己年幼,一切大权在垂帘听政的太后手中,心中不由叹息。

  符太后看了一眼柴宗训,道:“张爱卿平身!

  今日诛杀赵逆之事,一切皆是皇儿筹划后与本宫商量决定。皇儿自月前得先帝托梦后,今非昔比,英明果断。

  皇儿之旨意,即是本宫的旨意,张爱卿一切听从皇儿的安排即可。”

  张永德一听,心中大讶。

  张永德出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后周太祖郭威为侍卫吏时,和张永德父亲张颖友好,于是把女儿嫁给张永德。

  大周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便封他嫁给张永德的女儿为晋国公主,授张永德为左卫将军、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驸马都尉、领和州刺史。

  张永德自此成为大周深受帝室信重的皇亲国威。

  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不久,北汉世祖刘崇便趁机勾结契丹联合入侵。

  周世宗亲征,和北汉军队战于高平,战斗还没开始多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方便逃窜并带着军队投降了北汉。

  情势危急之时,赵匡胤和张永德各自领兵两千奋力反击,张永德的部下擅长骑射,在张永德的带领下奋勇杀敌,给北汉和契丹联军以重创,结果扭转了战局,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招降刘崇的军队七千余人。

  显德六年,柴荣北征因急病撤回汴京,本打算由性情稳重温和的张永德继续任殿前司都点检,因在各地上呈的奏折中发现一块木牌,上写“点检为天子”,这使得柴荣大为担心死后,大周皇室孤儿寡母,被张永德夺了皇位,因而将之贬斥。

  十多天前,身为澶州节度使的张永德接到皇宫秘旨,以为是太后要除去赵匡胤,根本未想过是7岁的小皇帝郭宗训全盘策划。

  柴宗训看到张永德脸上掩饰不住的诧异之色,笑道:

  “张爱卿乃我大周的皇亲国戚,按辈分来说,朕该称张爱卿一声姑父。

  今日赵逆一党已除,然而天下尚争战不休,请姑父不辞辛劳,全力协助朕!”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