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佟养和:不能败,我不能败!_明末:我,李自成,重夺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营庄之法,划分分成,我大顺在三省之地,还需要大规模的驻军设吏。”丞相牛金星开口,一眼就看出了营庄制的弊端之下。

  想要大规模地清丈土地,划分地租。

  并且稳定士绅利益受损所带来的反抗。

  大顺政权在三省之地必须要大规模的驻军并且安排巨量的吏员进行管理。

  否则营庄之制是推行不下去的。

  也就是说用孙可望的营庄制度,大顺政权的行政成本会非常高。

  “我大顺有十几万大军,更有数十万家眷。”

  “除此之外,三省之地收编的义军、奴仆不计其数。”

  “有如此实力,何愁不能推行营庄?”

  “再说了,若是营庄能够建成,获利最多的不是朕,也不是大顺,而是百姓!”

  “昔日朕在北方三年免征,朝廷和大军的开支皆由追脏助饷所得。”

  “可是鞑子南下之日,士绅反叛之时,百姓们却坐观成败,甚至在士绅的哄骗下还有百姓不明所以,竟然跟着士绅袭击我大顺官吏!”

  “百姓愚昧,朕不怪他们,但是我大顺也该吸取教训,好好地让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了。”

  “若是在北方之时,数千万百姓能够人人力挺我大顺,区区十万鞑虏,何足挂齿啊?”李自成叹气道。

  其实他这個闯王败得冤枉啊。

  追脏助饷其实得益最大的不是他而是百姓。

  为了实现自己造反时的诺言,李自成在北方全面推行三年免征。

  政权和军队的开支皆不用百姓的民脂民膏而是从士绅的头上用刘宗敏的夹棍夹出来。

  要是他李自成不怎么做,而是带着大顺和士绅全面合流。

  那么大顺该花的钱还是会花的,只不过这些东西不从士绅头上夹就只能从百姓头上刮了。

  如果他这样做,或许就不至于流落湖广了。

  因为某些时候士绅真的比百姓重要。

  李自成得罪了士绅,士绅知道趁他病的时候要他的命。

  李自成没有忘记百姓,可是大顺式微之时。

  民智未启的百姓就在那看着。

  甚至还要不少人被士绅一忽悠,竟然跟着造反了。

  等大顺败了,清军和还乡团彻底回来了。

  北方的数千万百姓就直接抓瞎知道反抗了。

  可是没有了大顺的领导,满清和反动士绅的合流。

  就连太平军都能镇压,更别提这些松散的义军、百姓了。

  这一切固然是百姓愚昧懵懂的原因。

  可是大顺政权也做的不够好了,要是李自成当时能够组织几百个宣传队上山下乡。

  大顺军也就不至于如此。

  毕竟人民群众的力量要是开发出来了,那可是无穷的。

  所以李自成准备在南方亡羊补牢了。

  此言一出,一众大顺文臣也是落了心来。

  推行营庄的确需要大量兵马,大量人员。

  可是李自成来到湖南又不是一个人来的。

  光是大顺军就有十几万,算上家口那可是几十万人啊!

  更别提还有湖南和两广原本的义军和奴仆了。

  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在三省之地推行营庄根本不成问题。

  三省之地才多少府县?

  这几十万人全撒下去,一个县都尼玛能分两三千,一个村都能安排好几个呢!

  昔日李自成麾下的二十万大顺军追赃助饷,都能追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山东、北直、湖北七个省。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