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这章定曲风_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这章定曲风

  刚一回宿舍,林恒书还没放好就开始侃侃而谈。

  “我想了一整晚,明确了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则!”

  其他人放好了东西,洗耳恭听。

  “那就是‘简化’,所以我们必然要先作曲再编曲,作曲也要简化旋律,一步步来。”

  “好!”朱青伦带头鼓起掌。

  大家也都跟着一起鼓掌。

  “不是,音乐是有情绪的,词用来还原场景,曲用来传递情绪,让一种氛围环绕听众,让他们‘蓦然回首’。”

  “作曲不用乐器的,就是哼,对着词,你带着点起伏声调念出来,那都能算是作曲。”李颜还是认真脸。

  “无须比较。”李颜摆手,“所以,元宵佳节的气氛,脂粉香气、张灯结彩,很容易找到对应的曲调,欢快、热闹、香甜,在这个基础上,急促些,表现主人公的焦急,到‘众里寻他千百度’到达高峰,突然一收,‘蓦然回首’时,节奏舒缓,慢慢降下来,最后戛然而止。”

  “那你希望是什么呢?”林恒问。

  “好了到了高端话题,”朱青伦伸个懒腰,“咱们也要听不懂咯。”

  他展示了自己晚自习默写的手稿,笔锋有力,颇具气势——李若飞是个书法高手,但很神奇的是他语文考试的字却不甚出彩。

  “骚包林是这样的。”

  “是一种求道悟道的感觉,量变引起质变,一路向着目标努力前行,最终发现不经意间,目标已经在手中了。”李颜补充。

  “好了,我认真点,应该先定个基调吧,能参考的歌其实也不少,周董的《青花瓷》不是刚好掀起一波潮流了吗?”

  “我们要唱这首词,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没有必要受制于作者心绪、时代背景这些东西,我们要的只是词本身。”

  “什么叫出口成章。”朱青伦叹道,“我是说不出来。”

  “啊?”林恒跟李若飞很同步。

  “这首《青玉案·元夕》,乍一看是讲元宵佳节,‘我’在人海中寻找一位意中人的故事。但作者是辛弃疾,塑造这么一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孤高女子作为‘意中人’,实际寄托着他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所以,我倾向于用热闹的、大气磅礴的音乐唱上阙,再一转悠长低沉的音乐唱下阙,把辛弃疾那报国无门的一腔激情、不欲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唱出来。”

  “牛逼就完事了。”朱青伦回答。

  “阿颜,伱的意思是这首歌的重点,不在‘灯火阑珊处’,而在‘蓦然回首’?”李若飞若有所思。

  按他的说法,写书法是写书法,跟平时写字是两回事。

  李颜自己没注意到,其实这两个多月以来,他在403宿舍乃至零班,已经依靠极致的全能攒下不小的威望。

  “我信你个鬼你这家伙坏得很。”朱青伦撇嘴,“你说简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