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十五章 潘朵拉之盒_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枢,也就是说这种动物的肉体和神经是分离的,肉体组织坏死后,轮状神经仍然会继续存活。而且太阳女神螺是雌雄同体,不需要交配,产生的新生命便会取代死亡的躯体。虽然这种特性限制了它的数量,但是只要生存环境允许,它的轮状神经与网式细胞结构,就会无休止地在壳中繁衍下去。

  蜮蜋长虫又名“霍氏不死虫”,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发现其化石的英国生物学家而命名的。这种轮状神经的奇特生物,介于无脊椎与半脊椎之间,又拥有类似太阳女神螺一样的保护壳,坚硬的外壳是它体内分泌物所形成的。在自然界里,它没有任何天敌,除非能把它整只地吃下,用胃液完全消化,否则只要留下一部分神经网,它依然可以生存下来。它最后的灭绝,正和那些体形庞大的昆虫一样,是由于大气层中氧气含量的跳楼式改变。

  Shirley杨说:“有一件事非常奇怪,是考古学与生物学之间的重合与冲突。研究古埃及文明的学者,认为在法老王徽章中出现的圣甲虫,即为天神之虫,其原形就是蜮蜋长虫,所以不同意生物学者所提出的,这种巨型硬壳虫早在三叠纪末期就灭绝的观点,他们认为至少在古埃及文明的时代,世间还有这种庞大的昆虫遗留下来,双方对此始终争论不休。”

  在三叠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体形都很庞大。氧气含量高,导致昆虫形体无限制地增长,现在发现的三叠纪蚊子化石,估计其翅展长度超过了一百厘米。

  昆虫是利用气管进行呼吸,氧气进入组织的速度会随着虫子的体积而变慢。当昆虫的身体超过一定体积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便无法达到虫体的要求,这一客观因素,也是限制昆虫体形,最终导致大形昆虫灭绝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目前所处的葫芦洞的岩层结构十分特殊,是一种太古叠生岩,到处可见红色的半透明晶体,还有大量的远古化石森林,这些都是三叠纪的产物。通过那些在远古时代的某个瞬间所形成的化石,可以得知在那一刻,火山的溶岩与吞没万物的泥石流,几乎同时覆盖了这片森林,高温后迅速冷却,空间气体的膨胀,形成了葫芦洞的特殊地形。这只蜮蜋长虫身体的一部分,被熔岩和泥石流吞没,岩浆还没来得及熔化它坚硬厚重的外壳,便被随后而来的泥石流熄灭,所以虫体的一部分与山洞长为了一体,再也无法分开。古时在遮龙山附近生活的夷人,可能就是把这种恐怖的霍氏不死虫当作了山神来膜拜。

  也不知这只蜮蜋长虫是在这虫壳中繁衍的第几代了,它的呼吸系统竟然已经适应了现在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但这也许与葫芦洞中的独特结构有关,也许是这里有某种特殊的植物或者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