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3章 托孤、垂帘、复辟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还心痛的不能呼吸。

  “诸公,拜托了!”

  玉堂阁老崔敦礼也是看的心中叹息不已,上前一步,“臣等敢不奉诏,这便为圣人起草立储诏敕!”

  皇后赶紧让人取来纸墨笔砚,移来一张几案,七十多岁的崔敦礼便在众人面前开始草拟制书。

  东台右相来济,毕竟是政事堂之首,执掌政事笔的宰相,此时也站出来躬身奉诏。

  之前相公们也私下议论过,万一出现最坏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办,是拥立皇帝幼子为储,还是兄终弟及,立皇帝成年的兄弟为储,是否要请太后垂帘听政。

  但现在皇帝的态度明了,皇帝选择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就算只是三岁的孩子,但宰相们这个时候也不能反对。

  毕竟皇帝还活着,哪怕病怏怏的看着喘气都有些困难,但仍是大唐天子。

  他要立的也是自己的嫡次子,秦皇后所出的潞王隆庆,于法理上没有丝毫问题,所以宰相们也无法反对,何况为何要反对呢?

  如今又不是什么国难邦危的时候,要立年长皇弟更能安稳人心,稳定朝局,现在的大唐国威宣赫,就算是年幼皇子继位,有宰相们辅政也不用担心出问题。

  相比起立皇弟的争议,可能引发的动乱,立年幼皇子反而不容易出问题。

  “臣拜见太子殿下!”

  右相来济带头,于是其它的政事堂宰相,凤阁鸾台的计相、执政,玉堂的阁老、宪台的肃政等中枢大臣们,纷纷跟着向皇帝怀里的三岁潞王李隆庆大礼参拜。

  这一拜,中枢相公们便已经正式承认、拥立李隆庆为储。

  这件大事便算定下来了。

  “崔玉堂,你再起草一道诏敕!”

  崔敦礼铺开纸提笔望向皇帝,等候玉旨。

  “诏封尚父、上柱国、安国齐王、吕宋国王、南海宣慰使、弘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太师秦琅,兼太子太师,加太子詹事。”

  皇帝说完,咳嗽了几声,将手中剩余参茶饮完,才又恢复。

  这道旨意一出,没人反对,甚至相公们都觉得该有此事。

  毕竟秦琅那是大唐四朝元老,三朝定策拥立功臣,

  曾相三帝立二皇,

  如今要立新太子,还是托孤之意,肯定得有秦琅的支持。

  太师兼太子太师加太子詹事,这也只是个荣衔,但在此立新太子时,让秦琅来兼这么个衔,象征意义很大。也不需要秦琅入京,秦琅也很大可能不会入京,所以兼这么个衔,也能起到安稳人心的作用。

  “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东台右相、同平章事、荣国公来济,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司空兼太子太傅,兼太子詹事。”

  右相上官仪进封楚国公、太保兼太子太保,兼太子少詹事,加开府仪同三司。

  左执政程处默加辅国大将军,进太尉兼太子少师,加太子左卫率。右执政牛建武加辅国大将军,进太保兼太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