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古今官场都一样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催促下,官府很快就行动起来,马祥麟下令调一万兵马出城修路,襄阳到夷陵的官道年久失修,早已坑坑洼洼的了,不修整好肯定会影响疏散效率的。

  王永祚在几大衙门里到处搜寻,终于搜集了一大堆工具,但这些工具年久失修,早已腐朽不堪。巡抚大人面子上挂不住了,干脆贴了一张告示,宣布在民间征用农具,搞得刘慧明好不尴尬。

  会后,刘慧明向王承曾提议借襄阳的官仓一用,王承曾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把长平仓借给了刘慧明,还说如果不够用的话,还可以把预备仓腾出来,反正都是空的。

  刘慧明看着王承曾笑了笑,这老小子还挺幽默的哈。

  王承曾也笑着向刘慧明拱了拱手,“刘先生真是大才,下官虽历宦二十载,却从未见过如先生这样才思敏捷,行事缜密之人,假以时日,必当为朝廷重臣。”

  刘慧明听他口称下官,心中不免有些咯噔,自己现在不过是个从九品的赞画,而且告身都还没下来,他可是堂堂四品知府啊,竟然在自己面前称下官,要不要这么搞笑?

  两人寒暄了一阵,刘慧明知道他是在为未来铺路,也就不愿和他多说了,放长线钓大鱼,古今官场都一样,他对这些有一种天然的反感。

  刘慧明在天黑之前出了城,一回到军营就召集各掌柜议事。

  刘慧明开门见山地道,“后天一早,襄阳城的百姓就要疏散到夷陵去,我们到时候去接收他们粮食和金银,还有油和酒也要大量收购,这些事情都需要你们去做,你们在襄阳的分社开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把这些事做好?”

  掌柜们一头雾水,不知道刘慧明在说什么。

  钱万春代众人问道,“先生,我们如何接收他们的粮食?”

  “寄存!”刘慧明有点儿语无伦次,道,“我们让百姓把钱和粮食分别寄存在我们的钱庄和粮社,等他们到了夷陵或者回到襄阳的时候再取出来,我们收取一成的佣金,一来可以提高百姓疏散的速度,二来可以让我们的钱庄和粮社在襄阳迅速打开局面。”

  骆毅和钱万春闻言,眼睛都是一亮,不住赞道,“先生真是商业奇才啊。”

  刘慧明终于被人拍了马屁,心里很是舒坦,但骆毅又道,“只是夷陵城并无那么多粮食,要是百姓都过去兑付,没有粮可怎么办?”

  刘慧明挠了挠头,道,“不能一次性全部兑给他们,按每人每天两斤的口粮兑付,一次只兑付十天的。你们再紧急购粮,应该可以应付过去,银子也一样。”

  骆钱二人连忙答应下来。

  钱万春道,“在下认为一成的佣金有有点儿低了,能不能收两成?”

  骆毅道,“在下认为粮社也应该收取两成。”

  周碧清道,“要是流贼来了,他们一分都没有了。”

  沈洪运也在一边附和道,“在下也认为两成的佣金不过分。”

  “不行!”刘慧明摇头道,“这是指挥使大人定下来,老百姓攒点家当不容易,他老人家慈悲胸怀,我们就少亏当赚吧。”

  掌柜们无奈只得接受这个现实,刘慧明又对周碧清和沈洪运道,“你二人就负责收购酒和油等原材料,价格你们自己定吧。”

  两人忙点头同意了。

  刘慧明又对白珪道,“你也别闲着,多收购棉花,旧衣服等,天马上就要下雪了,咱们军队现在没棉袄过冬啊。”

  刘慧明终于布置完了工作,沈洪运又插话道,“先生,这么多东西到时候放在哪里?”

  刘慧明一拍额头,叹道,“哎呀,真是忙疯了,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说了,我已经把官仓借来了,你们尽管收,装满了我再去找其他人借。”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开完会,刘慧明道,“你们已经来了两天了,我一直没和你们好好交流,今晚上我办招待,大家好好说说话,交流一下感情。”

  一个人在军营里吃饭太没意思了,刘慧明早就想大吃一顿了。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