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1章 莫须有定罪卫渊?_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安石带来的消息很重要,卫渊不得不深思。

  辽国为何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事情?

  “你打算怎么查?”卫渊再次问起王安石。

  后者苦笑道:“怎么查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该给世人怎样的结果。”

  嘉佑七年九月初旬。

  京城中再次传来赵祯昏厥的消息。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真的不行了。

  到了此时,药石已然无用,要不是请来名医‘王惟一’以针灸续命,只怕赵祯很难再撑下去了。

  包括但不限于京城,整座大周的苍穹,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层阴霾,周遭空气压抑的似让人无法呼吸。

  江南,杭州,小雨。

  卫渊与王安石乘船游西湖。

  二人站在一起,身上未着蓑衣,也不让侍卫撑伞,任由细微清新的雨水拍打在脸庞。

  除了划船之人外,这艘小船上,就只有他们二人。

  周围三里,均被虎卫戒严。

  这时,王安石正看着一封书信,乃是太子所写。

  看完以后,他将书信撕了一个粉碎,扔向湖中,沉声道:

  “太子说,让你游玩江南时保重身体,注意安危。”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再次变得沉重了一些,遂唉声一叹,

  “也不知官家怎么样了。”

  卫渊负手而立,看向远方,似乎不顾不停从空中落下的雨水,

  “山雨欲来.给太子回信,如若京中有变,荡虏军与徐长志会随时听从太子的号令。”

  王安石点了点头,“辽使今日午后就会抵达杭州,不知他们会给怎样的说辞。”

  卫渊眉头紧锁,“自官家病重,我被革职以后,就出现这等刺杀之事,只怕,辽国故意而为的原由,是想挑起各国间的战争。”

  王安石抚须道:“英雄所见略同,可惜,官家不同意向代州增兵。”

  这一刻,能让整座大周朝都抖三抖的两位擎天大佬,却感到了深深的无奈。

  他们明知道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与潜在威胁,但却无能为力。

  皇帝专制下,没有人可以越过他,而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这句诗,写得当真是好。”

  “听说,范纯仁将苏轼又调到了京城?”

  卫渊好奇询问。

  王安石点头道:“苏轼兄弟的父亲与文正公关系甚好,看在他们父亲的面子上,咱们那位范相公也不得不将苏轼调到京城。”

  卫渊只是微微颔首,未做回应。

  王安石继续道:“苏轼写写文章诗词尚可,但无治国理政之才,要是让这厮做了宰辅,只怕当年文正公的一些政策都要被推翻了。”

  苏家与范家关系不错,但这不代表着两家的政治观念就相同。

  这也是大周政治上比较独特的一幕。

  谈起政策,朝堂之上,大家互为死敌。

  但是谈起私交,彼此又堪为知己。

  卫渊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

  “苏

  请收藏:https://m.ecc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